荷塘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荷塘书屋 > 天下衙门 > 第23部分

第23部分

道光十七年(1837)时,左宗棠以湖南乡试举人的身份,北上参加会试。经过 直隶栾城时 ,在八字衙门前看见“知县桂(超万)”署名的告示,告示的内容是“劝民耕 种”,特别建议 大家多种些木棉和薯芋,又开讲备荒的道理,辞气恳切,方法详备。左宗棠看过告示后,又 向当地居民询问这位桂县太爷的政绩官声,“皆言令之爱民,出于至诚,其洁清自矢,为从 前清官所未有”。这份告示以及老百姓对桂万超的评价,给左宗棠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是 以时隔40年后,尚记忆如新,特别提了出来。

两宫、京官和史馆都认为左宗棠言之有理,“王政之本在乎农桑”,这是清朝始建时 就提出的建国大纲,也是中国历代政府的最基本国策。想当年圣祖康熙巡行全国各地, 每到一处必“先察其土田”,对地方令守谆谆交代,“耕种之事最为紧要!”高宗乾隆刚 刚登基,就提出“雨NB044年谷为第一要务”,反复强调,“督抚牧令必身先化导”, 朕即以此 来考课天下地方官员的长短优劣。眼下由左宗棠所追述提供的情况,正合乎列祖列宗的要求 ,这样的人还能不倡为百官表率、为之树碑立传吗?于是史馆奉旨,搜集桂超万的材料,为 他写了传记,而且特别突出了他在栾城知县任上劝课农桑的事迹。

确实,“重农”是中国小农经济形态的最根本特点,《管子·治国》中所谓“凡为国之 急者必先事农”的治国理论,由先秦贯穿到清末,一直是历代政府制定各项政策的指导 思想,也一直是历代州县衙门的第一要政。两汉时,不少原先在小县当县长的人,因奖募农 民开垦荒地有功,在考核时拔为上等,调到大县去当县令。唐代宗时,奉天县令韦夏卿以劝 农有功,在州县正堂中考为第一,马上被提升为长安令。北宋的徽宗赵佶,给人印象是个风 流天子,于治国之道上昏得可以,不过他倒也知道发展农业是国家的根本,曾于政和二年 (1112)专门发了一道诏令给天下州县官员,规定基层衙门的首要任务就是“ 劝课农桑 ”四字,并具体分解为:敦本业、兴地利、戒游手、谨时候、戒苟简、厚蓄积、备水旱、戒 杀牛、置农器、广栽植、恤田户、无妄讼共十二条衡量标准(《渊鉴类涵 》卷216)。明太祖 朱元璋坐金銮殿时,最看重这件大事。有一回,日照知县马亮考满,上司对其考语是,“无 课农兴学之绩,而长于督运”。观其本意,是想推荐他去交通运输部门工作,谁知皇帝的 批示是:“农桑衣食之本,学校风化之原,此守令先务。不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限定室友(1v2) 他的视线(西幻1v1) 今天美人师尊哭了吗 完蛋!被困在百合黄游出不去了 二白吖新书乔秘书求婚失败原来总裁不爱她 万国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