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荷塘书屋 > 天下衙门 > 第21部分

第21部分

,筵席肃庄,樽俎静嘉,燔炮烹饪,益以酒礼,始获僚友之乐。卒事而 退,举欣欣焉。……

若从唐太宗创立食堂的本意来讲,的确不错。

即以州县衙门论,大大小小也有那么多官员,一向各坐各的厅廨、各做各的公事,凑 在一起吧,又是衙参那一套或行香站班之类,挺严肃的。有了会食制度,那场面就不一样了 ,即如柳宗元这篇食堂记所描述的,“礼仪笑语,讲义往复”,谁在吃饭时还能保证个正儿 八经的模样?这就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和睦融洽的氛围,况是大小官职集中在一堂,可以趁 此而议政,比如某事该当如何兴办,某狱是否有冤有滞,全可以群言堂的形式,来个集思广 益。至于食堂的费用来历,柳宗元也讲明白了,用的是“羡财”,可能是衙署经费支出的羡 余,可能是地方财政收支平衡后的盈余,也可能是陋规之类,攒作本金,再贷放出去,收取 利息,所谓“月权其赢,羞膳以充”。如果吃不完的话,大家还可以按月分领“伙食尾子” 。《全唐文》里,收有一篇李翱为卢士琼撰写的墓志铭,说是卢士琼在河南府当佐官时,有 两大善政,一是“召主馔吏,约之曰:‘司录、判官、文学参军,皆同官环处以食,精粗宜 当一,不合别二。’”即同在一个食堂吃饭,不许按等级高低提供饮膳;二是月终分“伙食 尾子”时,又晓之曰:“俸钱、职田、手力数既别官品矣,此餐钱之余,不当计位高下,从 此后自司录至参军平分之。”要求搞平均主义。由此可见,食堂里也是存在等级制和平等制 两种做法的。

唐代的衙署会食制度,在以后历朝各代的大部分时间里和大多数衙门内,都得以继承, 不过工作餐的性质愈趋淡化,特别是在地方官署食堂中的情况尤其如此,即如蔡词立在《虔 州孔目院食堂记》中所云,“食饱而退,群居偶语而已!”反正是不花钱吃一顿,至多“研 究”一下菜肴是否可口、汤味是否鲜美吧。但是因为办食堂油水很大,所以到明清时,这总 管 的差使,例由主官委派给了二爷。清人所著《偏途论》(即《长随论》)中, 专有一节《司管 厨事论》,把这里面的道道讲得很透彻。比如首先要弄明白实际上有多少人参加会食,据此 决定雇用厨子、煮饭、打杂、挑水夫、火夫等人手数目,因为这上头有个花账和实支的差额 ;又如要把采购对象如当地的碗店屠头、酱园漕坊、面铺盐店等都摸清楚,因为这里头照例 是有回扣的;再如掌厨的必须选用老手,他们懂得料尽其用,不会浪费,你得于工钱之外, 常分些好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限定室友(1v2) 他的视线(西幻1v1) 今天美人师尊哭了吗 完蛋!被困在百合黄游出不去了 万国之国 二白吖新书乔秘书求婚失败原来总裁不爱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