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
远处的雀鸟同时发出欢快的鸣叫声。
张玲听着乖巧阿霜的话语,只能暂时把小豆子的事情押后,随即挂起温柔的笑容回答道:
锁为彩线打成之粗绳,沿缝夹以五色布条,悬其一端于隅之钉上,拖之门外左侧柳树枝头而系之,下陈黄米粉团及煮熟小鱼各一碗,向之跪拜,是为拉锁。
近到能够听到彼此的心跳一同律动。
张玲微微一笑的说:
“学习好,确实可以让你成为父母眼中的骄傲。但并不是成为父母骄傲的唯一路径。”
所换之新索或三天后、或于祭祀结束后摘下,系于索绳上。
小豆子有点儿不敢相信的看着张玲问:
“妈妈,这是真的吗?”
“阿姨,你好!我是阿霜。听小豆子说今日她要到新家生活了。阿霜就是想问,我能一起去参观参观吗?”
从昨天获悉要让张玲主持换索仪式。
需换索者(一般为十五岁以下儿童)依次到供桌前向神树叩头。
于祭祀开始之前栽于院中东南方向立,上面挂上红黄兰白纸条和水团子。
只是与扮相帅气的小姑娘互相掩护的偷拿索绳上小弓箭。
这仿佛象征着他们就是名副其实的一家人。
且只取下旧索而不再换戴新索。
待全部戴完后,以所供之“九罗饼”分食。
在平常日子里,它的神位是在西墙祖宗匣北侧,挂在索伦杆上一尺多长的黄布口袋,俗称“子孙口袋”或“妈妈口袋”。
(注意:若因经济条件所限,也有很多家族用家禽或鲤鱼作供品。)
主祭人张玲率众人向西墙神位叩头上香祷告毕。
“什么意思?”小豆子问。
(注意:这棵柳树俗称“神树”或“娘娘树”等)。
也有的将饼煮(蒸)熟后,夹于神树枝叉上,使小儿抢食,俗称为“抢福”。
也是为了避免张玲在换索仪式的时候,不至于什么都不懂的手忙脚乱。
小豆子听着这里,瞬间感到自己比阿霜幸福多了。
感觉能分分钟的就令张玲妈妈活在无限的骄傲里。
待肉熟后仍摆件拿件上供行礼,亦与朝祭略同。
所以很多家长拼命的让孩子把所有情绪与努力都托付给了学习。
于是只能再三交代让张玲到时候多看几眼小豆子。
小豆子又恰好看到阿霜手中的小弓箭。
在满族萨满教祭祀中,有一位始祖母女神,叫“佛托妈妈”和“柳枝祖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