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看到骤然袭来的猛烈爆炸后顿时一惊,随即对指挥所中的军官大喊道:“敌炮开火,快让校射气球观察敌炮状况!”
“是!”
日军军官高声应答,立刻接通了通往空中校射气球的电话,而校射气球上的日军观测军官也表现出了极其优良的战术素养,利用校射气球上装备的炮队镜,大倍率望远镜和测远机,迅速根据炮弹的落弹和大小熊山高地后方两个山炮弹那并不算明显的射击扬尘和炮烟推算出了大小熊山高地后两连山炮的大概放列位置。
随即,军官向赤松友一郎回报道:“报告长官,校射气球报告,打出刚刚这轮炮击的敌军炮兵放列阵地在敌高地后方,从敌炮的射击效果和射程来看应该是75毫米口径的山炮或野炮,其放列阵地位置似乎邻近高地后方的山脚下。”
听到了来自校射气球的报告,赤松友一郎顿时讶异、本以为当面中国军队的所有火炮都布置在反斜面上,却没想到在山脚后方居然还有中国军队炮兵的放列阵地,而在发现了中国军队的新一处炮兵阵地后,赤松友一郎的第一反应就是-打掉他们!
至于为何中国军队的山野炮要对空旷无比,没有任何射击目标的空地开火,便已不在赤松友一郎的考虑范围之内了。
当然,他也没有时间考虑了。
看着大倍率炮兵望远镜中大小熊山高地的方向,赤松友一郎眯缝了双眼冷哼一声,道:“命令第一,第二中队,在校射气球下迅速打掉大小熊山高地后方之中国炮兵!”
可接下来副官的一句话却给赤松友一郎泼了一盆冷水。
“长官,校射气球报告,敌军之炮兵放列阵地临近其高地侧背,有相当的射击死角,不易命中,而我大队放列阵地距离敌高地之距离也过远,我大队的榴弹炮射程不足,校射气球建议我大队迅速向敌军高地侧翼机动,减少敌高地地貌带来的射击死角并缩小射距!”
“该死的!”
赤松友一郎大骂一句,带着无可奈何的语气下令道:“命令,第一,第二炮兵中队,大队本部指挥所迅速转换为机动状态,乘坐履带牵引车向东北方向快速机动,前进至距离敌军高地八公里处后迅速开设放列阵地,打掉敌军的炮兵。”
赤松友一郎的150毫米重炮兵大队的放列阵地与大小熊山高地之间的距离大概在10公里,而其所装备的96式150毫米榴弹炮的最大射程也不过11公里,可以说整个大队和目标之间的射距基本处在了火炮极限射程的边缘,双方之间的距离过远。
加之刚暴露出来的两個突击总队山炮连又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