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乌程乱局
值得一提的是,协助刺客的郎都,并不是孙氏的人。
孙贲只知道,这是一个很容易被策反的人,于是将信息提供给了刺客。
至于信息的来源,就只有吴景与孙贲二人知晓了。
做出刺杀朱治的决定后,他们便立刻召集诸将,散布朱治已被严毅杀死的消息。然后下令全军将士头裹白巾,打着为朱治复仇的旗号,向乌程快速推进!
朱治在孙氏内部人脉极广,声望卓著。闻知他的死讯,众将无不怒发冲冠,对严毅恨之入骨。誓要屠尽严氏满门,为朱治报仇雪恨。
一时间,吴景军士气大振,杀气腾腾地直扑乌程。一路烧杀劫掠,掳民充军,推进极快。
这就明显是借‘朱治之死’,堂而皇之地行劫掠之事了。
但是这次,没有任何一个孙氏宿将站出来反对。每个人都清楚,一旦攻克乌程,近来情绪极度不稳的吴景说不定就要屠城。
朱治的死讯,在孙氏内部形成的冲击实在太大。谁敢在这个时候阻挠半句,立刻就会成为众人声讨的对象。
短短一日内,吴景军推进三十里,距离乌程已不足二十五里。
严白虎惶急之下,匆匆给严毅去了一封书信,便直接放弃了运城。将运城守军尽数调至乌程,又征调严、徐二族族兵及城内城外的民夫、军奴,勉强凑了一万一千军,依托乌程西线的营寨和坞堡固守,试图延缓吴景军的推进速度。
这个部署正是严毅参照钱塘之战做出的决定。因为严氏一旦退守城池,立刻就会失去兵源,成为一座孤城。届时占据地利的吴景,便可从容阻截各路援军,再用他那套掳民攻城的方法攻克乌程。
而严氏只要能在西线形成拦截,便可向乌程各乡各里征派兵役,得到一些兵员上的补充。
乌程百姓虽然对严氏不满,但这种不满在严毅最近两月的举措下,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而吴景的残暴已经深入人心,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除了那些逃离乌程、躲避兵祸的百姓外,留在乌程的百姓,绝大部分都是心向严氏的。在严氏给予的重赏、保护土地的利益驱使以及对吴景军的仇视下,部分百姓选择了加入严氏军伍,抵御吴景。
于是,吴景军遭受了自攻克永平以来,最顽强的一次抵抗。
严白虎为了保住自己的基业,当真是豁出去了。第一时间便将乌程各个豪族的族长、族老‘请’至严府,严密看守,若有异动,立即斩杀!然后才亲率族兵,赶赴前线。
吴、严两军在乌程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