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到了父亲刘翘这一代,就从秩两千石的五品太守,变成了八品的浊官郡功曹,也就是不入流的小吏,刘家也沦落到“吏门”。
“我准备为阿怜定个亲事,范阳卢氏女。”
萧源之谦谦君子,与萧文寿性格相反,性情温和。
“卢氏?”刘道规一愣。
亲事倒是一桩好亲事。
卢氏的本族都留在北方,并没有南渡,历仕后赵、冉魏、前燕,依旧是北方望族,只有旁支南下,却并不受建康朝廷的重视,逐渐被边缘化。
如果父亲刘翘还在,还是郡功曹,两家勉强也能够的上,只是眼下刘家自顾不暇,实在难以启齿。
萧文寿泪流满面,“都怪你阿耶去的早,家中无人撑持,方才破落至此。”
刘道规跟着难受起来,“舅父此事可有把握?”
萧源之扬眉道:“若是以前当然成不了,不过我即将赴任黄门侍郎,卢家无论如何也会给些薄面。”
黄门侍郎,品第五,秩六百石,武冠,绛朝服,乃天子近侍,汉魏时乃显职,一代名臣荀彧、杜恕未发迹前,都曾担任此职。
不过到了当朝,士族日盛,侍郎、散骑多如牛毛,多用来安置士族子弟,没有前代那么显要了。
归根结底,还是要看门第。
兰陵萧氏的底子明显好过彭城刘氏,过江侨姓,王、谢、袁、庾、陈,萧氏虽不入流,好歹也是士族。
这么多年虽没有出过什么顶级人物,提振门楣,但在南兰陵郡经营多年,根基深厚,在朝中多少也有些关系。
永嘉之乱,山河破碎,萧氏过江居晋陵(今常州市)武进县之东城里,侨置兰陵郡,与彭城刘氏居住的京口毗邻。
而且萧氏是以正儿八经的士族身份“衣冠南渡”,与王、谢、袁、谢等豪门有着几分香火情,有人拉一把,也在情理之中。
出身不同,前程也会不同,萧家作为正统士族,这些年过的比刘家强太多了。
“哎呀,那可是大大的喜事。”萧文寿满脸欣喜。
“恭贺舅父高升!”刘道规着实为萧源之高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