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了下来,之后,虽然准备三次亲征,但都因为种种原因被打断。
甚至在第三次准备还没有结束时,他就病逝了。
李承乾抬起头,看向洛阳方向,心中自语道:父皇,儿子一定会让你完成心愿,让你杀入高句丽,杀到平儴城下。
“驾!”李承乾猛地一甩缰绳,下一刻,他整个人已经率先朝着潼关方向冲了过去。
身后无数骑兵紧紧跟随,旌旗招展,枪槊如林。
他的眼里,是一片的冷漠。
……
夜色笼罩,洛阳城中一片肃静。
宵禁之后,长街之上已经只有金吾卫在来回巡逻。
这个时候,其他任何人都不许在长街上行走,否则立刻捕入金吾狱。
若是不听警告,还要乱跑的,两声空弦之后,第三声射杀。
然而今夜一切不同,皇帝下旨,今日出现在长街上,若是逃跑的,不用警告,即刻捕杀。
天津桥西侧,落水之上,随着李大亮一声令下,紧跟着,数十艘平底船出现在落水之上。
虽然是平底船,但没有任何船舱,几乎都是紧贴水面的甲板。
一艘平底船在天津桥北岸就位,四名工匠立刻上前,用铁索构筑船尾的两只圆钩,快速的拉到了岸边。
紧跟着,两名大力士拿起五尺长的圆锥铁柱,将铁索深深的钉进了地面。
第一艘平底船被彻底固定。
紧跟着第二艘平底船被划到了第一艘平底船前面,船尾和对方的船首对接在一起。
一根大铁销,将他们紧紧的锁死。
随即一艘又一艘的船只头尾对接。
不过半个时辰,一条简易然而坚固的浮桥就已经成型。
皇帝站在岸边,看到这一幕,不由得感慨道:“若是当年杨广有这一座浮桥,麦铁杖也就不会死在对岸了。”
右屯卫大将军麦铁杖,粗犷放荡且好酒,喜欢结交朋友,重信义。
和高祖皇帝李渊关系也很好,便是李世民当年在家中也曾几次见过麦铁杖。
但可惜,他死了。
“若是当年就这么一座浮桥,那么杨广三征高句丽就不会以失败告终了,如今的天下也就不会是我大唐的了。”李承乾稍微停顿,对着李世民拱手道:“父皇,如今正说明我大唐天命所归,父皇此行必定平灭高句丽,超越杨广,立不世之功。”
“哈哈哈!”皇帝忍不住的大笑起来,他转身看向李承乾,满意的点头道:“太子也学会说好听话了。”
“儿臣说的都是实话。”李承乾微微躬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