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随时运输南下即可。
完全用不着从本土万里迢迢的运输过来,耗时耗钱又费力,这就是殖民地多的好处。
当前东非总督府辖下物资供应能力,足可以保障马达加斯加远征军3.4万余官兵长期作战的后勒所需,完全用不着担心。
万吨级大型货轮的运输能力惊人,每个月只要有那么三四艘往来于吉布提和马达加斯加之间,就足够了。
非但如此,东非总督府还可以提供充沛的人力资源,毕竟军队不可能包打一切。
殖民地的军事化管理,苦役营运作,各地区和交通要道的封锁,打击流窜的少数土著反抗势力,绞杀躲藏在深山密林中的敌人,对乡镇实施宵禁等种种半军事化行动,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而这些,东非公司都可以提供。
以东非公司当今社会的人口规模,可以轻易的招募起一只不低于5万人的华人武装民兵队伍,跟随着军队一起前进,执行上述的半军事化行动。
军队负责主要的作战任务即可,从繁重而庞杂的占领区管理中脱离出来。
这样的殖民开拓经验,在中美洲和入侵哥伦比亚的军事行动中,已经得到了验证,产生了1+1大于二的良好效果。
在楚王密令中
给马达加斯加远征军确定了出征时间,即1885年1月11日,距离现在还有整整50天时间,用于查找和弥补远征计划不足之处,进一步完善。
从命令下达的那一刻起
皇家陆军总参谋部就可以通过顺路搭载的方式,依托着繁忙的欧亚航线,从本土向东非所属吉布提输送先遣人员。
其规模可大可小,少的三五千人,多的上万人都行。每一个参战的远征师,至少要向吉不提输送一个先遣营,涉及到远征的事物千头万绪。
仅搭建足够数量的兵营,那就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远征先遣人员抵达吉不提后,在适应非洲气候的同时,要参与到动员和征募武装民兵的行动中去。
为下一步大规模远征军队的抵达,以及入侵马达加斯加做充分准备。
这些华人武装民兵并不是拿来就用,首先要编列民兵队伍,形成班、排、连、营的准军事化编制,便于协同军队一起作战和执行各项准军事任务。
需要进行正规化军事训练,需要具备一定的战斗力,这都需要时间磨合,必须得早早准备起来。
所谓的“天堑计划”,就是指楚王郑国辉此前下令占领曼德海峡无人岛屿,并开始营建要塞的计划。
处于曼德海峡咽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