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亚齐行宫
一天后
1888年6月6日下午,四时许
亚齐港
当体型庞大的“大西洋穿梭者”号皇家邮轮缓缓接近码头,码头上迎候的上万人群就爆发出响天彻地的欢呼声。
鞭炮声鸣响,舞龙舞狮卖力的展现身姿,当地驻军长官和官府一众官员们分列红毯左右,礼炮声不断传来。
楚王陛下莅临亚齐港,见到了隆重而热烈的欢迎仪式,这也是默许的事。
此次万里出访欧洲,乃是正式的对欧陆诸国的国事访问,不是平日里的楚王巡视,礼仪一切从简。
本土各港口迎来送往的礼节隆重些。才能彰显皇家威严与遵崇的地位,也是楚国的体面,有助于教化百姓,实乃必要之举。
当楚王郑国辉身着白色的元帅服出现在舷边,欢迎仪式上的欢呼达到了最高潮,一浪又一浪的响彻云霄,很多得以觐见圣颜的当地华人居民情不自禁的跪伏在地,激动的满脸通红。
能看见陛下真人,那可是莫大的荣幸啊!
在楚国民间的报纸和传说中,国王陛下已然被神话,而一次次对外开拓殖民的巨大胜利,强化了华人民众固有的印象。
从传说中走入现实,能够觐见陛下圣颜,这对始终生活在浓厚封建传统氛围中的华人来说,可是了不得的大事。
这份荣耀,够吹嘘一辈子。
接受当地官员的拜见,又举行简短的祭拜天地仪式,在迎候香案上了三炷香,楚王一行就相继坐上了皇家定制的专属汽车,迅速向着行宫方向而去。
沿途的民众夹道欢迎,看见皇家禁卫军骑兵沿途开道,便纷纷的跪了下来迎候圣驾,这还是在北方神洲时期的传统观念。
一人跪下,周围一大片人相继跪下。
楚国虽然早就废除了跪拜礼,可作为一个典型的移民国家,这些年来源源不断的北方华人移民抵达,致使一些旧的传统禁而不绝。
比如这见到官员的跪拜礼,就是一项,越是偏僻的地方越盛行。
在马尼拉和八打雁这些大都市,由于经常见到大贵族马车和王室御驾出行,当地民众习以为常,跪拜的情况反而少的多。
无形中,就给了马尼拉当地居民一览众山小的傲气,自认为比其他地方的华人高上一等。
这种事儿没法说,也没法管,只能任由其自行演变,只要不过分就好。
亚齐的行宫就是原来的苏丹王宫,非但占地面积大,而且建筑规格高。贴金镶玉的宫廷建筑极具伊斯兰风格,又揉和了浓郁的柔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