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考量
秘书长李经会离开后,楚王郑国辉点起了一根雪茄烟,舒适的靠在御座上吞云吐雾起来,目光很自然的落到对面的地图上。
他的目光沿着此次出行的航线梭巡一番,王室船队不会在新加坡停留,而是在苏门答腊岛最西北端的亚齐港停留4日。
船队补给并不需要这么长时间,这还包括楚王巡视亚齐周边地区华人移民安置情况,考察当地社会,人文发展情况,所需的充裕时间。
此次的行程,经科钦港至红海沿岸的定海港,在穿越苏伊士运河后,沿途在赛德港补给,再经过一段漫长航程将抵达大海湾城,对刚果河流域殖民地进行考察。
大概需时二十余天,船队搭载的573名留欧学子将会在地中海沿岸的赛德港下船,乘坐其他国家赴欧班轮抵达目的地。
有的去英国学习法律,人文和政治,有的去法国学习欧洲历史,工程和艺术,有的去德国学习军事,理工科学与医学,有的去奥匈帝国首都维也纳学习音乐,建筑,各自的去向不一。
每一年,楚国都会选择官派留学生前往欧美留学,早期总数量约在七至八百之间,近些年来扩展至一千二三百人规模。
这些优秀留学生至少出身于楚国中产以上家庭,贵族学生占了一半,政府方面对留学经费和日常生活经费都有固定拨款。
王室基金还以优秀学子奖学金的方式,进行专项补贴。
这可以维持海外官派留学生基本的生活水准,吃饱可以,穿暖可以,想要吃的好,穿的讲究那就不可能了。
这些年来
学成返回国内的官派留学生比例高达九成以上,只有不足一成滞留在国外,其家庭也受到相应的高额罚金惩戒,那自不消多说。
正是严格把控官方背景审查这一关,官派留学生群体才能达到九成以上的学成回国比例,做到这一点可不容易。
若是官派留学生扩展到没什么资产的普通家庭和新移民,那些年轻人被欧洲的世界迷了眼,返回国内效力的比例恐怕要倒过来,能有一成回国效力就不错了。
楚国的制度向来如此,实打实的用制度约束,而不指望考验人心。
人心这玩意儿,压根禁不住考验。
楚王郑国辉深深看了一眼呈尖锥形深入印度洋的印度次大陆,很快将目光又投向东非之角和红海岸边。
红海的东北岸如今是东非公司的辖地,包括至关重要的曼德海峡,皆在楚国海外殖民总督府的有力管控下。
这也是让楚王郑国辉感到满意的地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