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一挥,入座吃饭。
雨荷最初不太好意思,觉得不符合礼法,被谢安狠狠瞪了一眼后,也就乖巧坐下来一块吃。许是因为雨荷容貌太过出众,加上英气过人,导致两个徒儿都不敢正眼去看,每次说话都避开雨荷。
不过俩徒儿赎身得果,兴奋得很,加上这几日和谢安的相处,早没了生疏感,气氛很是融洽。
但谢安却敏锐的发现:虽然菜肴丰盛,大肉多。但两个徒儿都只吃素菜和羹汤,多把大肉留给谢安。
虽然他们出师了,但条件谈不上好,够不着顿顿荤腥。此刻明明难得的大餐,却有此细节,委实让谢安颔首认可。谢安吃的不多,很快就放下了筷子,问了句,“对了,这几日怎么没见到陈远掌柜?”
当初回乌桥镇的时候,谢安可是特意备了份礼物给陈远。一方面是看望故人,也是感谢最初陈远借给自己半本五禽戏,开启了谢安的养生之路。另外打点好了陈远,两个徒儿以后也多个照应。
韩立和贺春利见谢安吃饱,这才放心的拿起羊排大肉来吃。
韩立狼吞虎咽的咀嚼着一块鸡腿,含糊道:“陈掌柜前阵子告假去祠堂帮忙了。”
谢安一愣,“祠堂?”
贺春利补充道:“师傅你忘啦,陈家是乌桥镇的大姓,仅次于李氏。前阵子镇上的祖祠莫名坍塌了一角,陈雷和李里老很早就张罗镇上的乡民凑钱凑力重修祠堂。
陈掌柜虽没大的名声,但能在镇上做个掌柜也算不错了。他的名字,是要刻入祖祠的功德碑的。自然要去出力的。”
说完,贺春利露出很羡慕的表情,一旁的韩立也是羡慕不已。
谢安心头也是感慨的。
前世的时候,谢安就出生在农村,当时村里讲究字辈。取名的时候,除了大名之外,还有一个带字辈的小名。先祖们故去后,立碑的时候,就会按照字辈,给后辈们取好名字。
譬如谢安当时是独子,上面有三个姐姐,但是按照规矩女人不入先祖墓碑。倒是谢安有三个堂哥,都是尤字辈。
所以,曾祖父过世的时候,祖父就在墓碑刻上:
【曾孙:
人才兴旺。】
谢安最小,便是旺。加上字辈“尤”,前缀姓氏,便组成了谢安的名字。
可见,前世的时候就非常讲究祖辈传承,薪火传续。祠堂文化,算是人的根,落叶归根,便是这个意思。后来随着城市化……人口大流动,农村衰落,这种传承就被打破了。
如今这世道,对祠堂和祖辈传承,更为重视。
虽然谢安从小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