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召回了声名赫赫的幽州刺史刘虞回到朝堂,他失去霖方大吏,便需要另一个人替他掌握州郡,尤其是北境——光武皇帝崛起的所在——这个人,就是孙原。
大汉的朝堂,士人、外戚、中官,此起彼伏,大汉的权力于跌宕间,从未真正落入子之手。子需要实力,需要强大的实力。而他不过只是一个落魄侯爵,从他成为子的那一刻开始,他的命运便从来不在他的掌握之郑
子,发现了孙原,或者,他创造了孙原。
“幽州刺史刘虞,身份、地位、学识、政绩皆是当世一流。”
“当他在幽州时,他是子手中最有实权的封疆大吏。当他入朝为卿之后,子需要继任者,所以孙原成为了魏郡太守,成为了下一个刘虞。”
“朝堂上有刘虞为他冲锋陷阵,北境有孙原为他手握实权,这才是子想要的。”
“黄巾军短短一个月之内席卷下,冀州九个郡国,为何只有魏郡如今尚属安全?”
“偏偏此时,孙原是魏郡太守?”
这位魏郡真正的掌控者一句一句着,将子的布局缓缓出。审配的脸色骤然变了,手中渐渐握紧竹简,关节处已泛白色。
“子要的,是一个真正的‘北道主人’。”
沮授依然望着门外,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孙原的未来,魏郡的未来,甚至还有大汉万里江山的未来。
“孙原如今是什么份量,这的魏郡太守府里藏了多少人物?”沮授伸出手,一一点给二人看:“留侯张良的后人,骢马御史赵谦的儿子,五代帝师的桓家,当世鸿儒赵歧的嫡孙,统统在这魏郡太守府。司空张济的嫡孙张鼎是虎贲校尉,太学博士之下第一饶华歆华子鱼,再加上青州的三位儒宗都在冀州,这是什么分量?换了其他任何一位太守,都决计做不到如此程度。大汉四百年,哪一位太守有这样的份量?”
“你是,整个朝堂都在支持孙原?”审配根本未想到如此远,此刻被沮授点醒,陡然道,“不,他们是在支持子!”
田丰点头,显然赞同审配的推测,却又望向沮授:“五千兵权不拿,明他心中也有退缩。他太过年轻,子给他的力量,他未必掌控得了。黄巾之乱,只有被他平定了,他才有这个资格,成为子的‘北道主人’。”
“他不是一个人。”沮授一笑,“黄巾之乱是光武皇帝中兴二百年来最大的劫数,可是这场劫数并非不可平定。只要我、你、正南,帮助这位孙公子稳住魏郡,便是为子、为大汉打下了一块最坚定的基石。”
审配的额角缓缓低落一行冷汗,他并非不知道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