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蕴含的力量早已分布到了下的各个角落,刘宏还有这个勇气自损根基,尤其是在这个时候,黄巾将起,他还必须要依靠世家门阀的人才储备和力量才能保住他的帝位和这个大汉下。
“子师,你兄长王泽是如今王家的家主,我希望你回去好好劝劝他,这个时候莫要和陛下作对,当今下,世家门阀以清河崔家、汝南袁家和你们太原王家。如果王家带头支持陛下,陛下行起事来自当更加方便。况且治下要用士人,陛下无论如何都不会赶尽杀绝,反之,如是这个时候你们逼陛下举起屠刀来,那才是自寻死路。”
赵歧一番话敲打下来,王允在旁已是一身的冷汗。
“你可知道么?”赵歧脸上的笑容不知何时已经消失了,正盯着王允。
“大师所言,王允当谨记在心。”王允暗自捏了一把冷汗。
赵歧望着王允满头大汗的模样,突然一声轻笑,拍了拍王允的肩膀,笑道:“子师从便果断聪慧,如今想必是已有主张,我对你倒也放心。”
突然间,赵歧话锋又是一转,问道:“你们可知道,当今局势之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周邑凝神细思了一回,道:“最重要的,还是帝都。这个时候帝都千万不能乱,万一这个时候黄巾四起,帝都又乱,下大局立马失控。”
赵歧摇了摇头,又望向了孙宇。
孙宇一直沉默,直到这一刻,赵歧望向他。
“州郡为重,不可乱。”
短短七个字,让周邑霍然而醒。
赵歧笑着点头:“公祁(注1)的虽然在理,却少了一半,建宇的就不错了,确确实实是重中之重。”
“守住了州郡,就等于守住了根基,帝都再怎么乱都不会翻了,只要陛下还在,下就有一根主心骨,西凉有前将军董卓震慑,北疆有段颎将军余威,一切都不是问题。”
“至于颍川,这么些个大族在这里,黄巾军翻不了,汝南是袁家根基,袁家不可能不过问,豫州乱不起来。”
“但是,越是如此,下州郡便越是人心浮动,这就是为什么这次我要亲自出帝都的原因。”
“难道大师准备亲自游历下,去告诉每一位州郡大吏么?”孙原不禁问道,赵歧按理不会用这么笨的方法。
赵歧仿佛是明白孙原的心思,答道:“这方法虽然笨了一点,但是胜在管用,我也必须要跑上这一遭。”
孙原点头,赵歧年近八十,为了下大局,只能亲力亲为,亲自跑上这一遭,少则数月多则数年,黄巾之乱人心惶惶,直至二十年后仍有余威。而赵歧这么做是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