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高产稻种,他也不愿意。
最终,渡边很失望的离去,转身去了清河县。
“方支书,面对大笔的日元投资,你就不动心吗?”
事后,王亮和方唯聊了聊。
说实话,他当时都动心了,恨不能让渡边给育种基地投一笔钱。只可惜育种技术不是他的,他可以使用但不能外传。
最关键还有一点,基地甚至无法培育不育系。
“不动心,我现在不需要投资,我拿了人家的投资就等于替他们在打工,没有意义。”
方唯不想说太多,等未来形势转变国门打开,很多人在吃了亏之后才会发现,原来外面到处都是陷阱,引进技术、引进生产线被人家坑的苦不堪言。
他本来就拥有世界第一流的杂交水稻育种技术,为什么要和小日子合作呢?
王亮叹了一口气,随即离开了队部。
在这件事情上,县里自始至终都没有发表意见。
武耀阳的眼光还是有的,他认为只要按部就班的发展,新林县一定会靠自己的力量,成为全地区乃至全省的杂交水稻育种中心,没必要和外国人合作。
过了一段时间,消息传来,清河县农业育种基地接受了渡边的投资,将自有的育种技术和盘托出,交给了渡边。
郑虎等人知道以后,在队部大骂常温元,说对方不是东西,学会了方唯的技术却卖给了外国人。
方唯笑而不语,他当时的确是抱着一种信念,才一趟趟去清河县给他们传授技术。
不过,清河县的表现令人失望,对方搞出来的【清河一号】算不上完全成功,瑕疵太多。
而且他传授给清河县的技术,都在【杂交水稻育种技术手册】上写着呢,甚至还没有手册上的全面。
因此,方唯并不生气,只是感到有些不值。
天气渐渐热了起来,队里开始放鸭,所有的水田里都可以见到成群结队的鸭子,看起来很和谐。
不管是麻鸭还是肉鸡、蛋鸡,存栏数一直都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基本上能做到出栏(淘汰)一批补充一批,实现了可靠的循环发展。
郑虎带人在山上忙碌一个月的时间,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活动告一段落。
趁着这段时间比较闲,郑虎安排人开始榨菜籽油。
全大队今年一共采摘了640500斤油菜籽,最终收获了192150斤菜籽油。
“三哥,这些菜籽油怎么分配?”
“按照平均每人50斤进行分配吧,剩下的菜籽油暂时归入存库。”
郑虎找方唯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