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我认为是目前面临的较为紧迫的问题。”
他的这个问题,让会议室内的众人纷纷赞同:
“说得不错,光刻胶确实是真正的难题。”
“其实掩膜版虽然难,但以国内八级工的水准,他们肯定都能做出来,无非是时间得久了些。”
“对,掩膜版我们还是能做的,但是适合芯片工业化的光刻胶,现在确实是没有。”
“我看就应该先搞更符合工业化制备的光刻胶,把主要问题先解决,再解决次要问题。”
……
没过多久,几乎所有人都达成了一致意见。
作为副所长,研究带头人的王绶觉做了个总结,道:
“我把意见中和了一下,就像李暮刚刚说的,光刻胶要搞,掩膜版也要搞。”
“咱们半导体研究所现在兵强马壮,同时研究不在话下。”
“这样,半导体研究所这边就由许长武主任牵头,负责掩膜版工艺的研究;京工院那边则由的黄新华、陆骞和顾鸣教授则负责光刻胶的研究。”
这个安排不可谓不合理。
京工院那边本来就是300集成电路光刻胶的研发者,本身有不错的基础,研究起来会更快。
不过接到任务的陆骞敏锐地发现问题:“王所长,李暮呢?”
这一声发问,顿时让从京工院来的所有专家教授们反应过来。
对啊,李暮呢?
作为他们公认的研究核心,李暮可不能跑。
王绶觉笑了笑道:“先别着急,听我说。”
“我们半导体研究所,准备派出一名博士和两名研究生,和李暮组成小组,单独进行研究。”
“何必这么麻烦,大家一起研究不就行了。”陆骞问道。
李暮主动站起来解释道:“是我觉得经验不够,怕给各位专家和教授拖后腿。”
听闻此言,所有专家教授都不由面色古怪。
拖后腿?
你才是研究的核心好不好!
陆骞咳嗽了两下,道:“咳咳,既然这样,那么我们就听王所长的安排。”
“不过独立研究归独立研究,交流也很重要,不能闭门造车。”
“这是当然。”王绶觉笑道。
李暮就是想不参加,他都要拉上他参加。
……敲定了接下里的实验方向,半导体所内的所有人很快行动起来。
王绶觉单独带着李暮来到他的办公室后,又走了出去。
过了一会儿,他带着一个三十岁左右、两个二十五六岁的青年回来。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