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车,向欧洲其他地方横扫过去。在此情况下,希特勒开始将邪恶的目光投向东方的邻居———苏联。
1941年6月22日凌晨3时30分,在德国空军大批战斗轰炸机的支援和掩护下,德国“国防军”数十个机械化师渡过涅曼河大举侵入苏联境内。这就是臭名昭著的“巴巴罗萨行动”。正如德军总参谋长弗朗茨·哈尔德将军在其日记中所言,苏联红军“在整个战线上,遭到了战术上出其不意的袭击”。为了成功入侵苏联,纳粹德国蓄谋已久,并且精心挑选了6月22日这样一个特殊日子发起进攻,因为就在129年前的这一天———1812年6月22日———曾经席卷欧洲、不可一世的拿破仑·波拿巴皇帝亲率所向披靡的法兰西大军,同样选择强渡涅曼河进攻俄国。然而,对于过去这段历史,希特勒原本应当进行稍微细致一些的研究,但这位已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的战争狂人并没有这样去做。事实上,就在入侵俄国仅仅6个月后,在激烈的战斗和严寒的冬天面前,拿破仑这位曾经战无不胜的征服者被迫下令法军全线撤退,踏上了一条漫长、血腥、充满灾难的回国之路,大约95%的法国军人命丧异国他乡。在129年后的这一天,尽管距离最终的溃败将历时更长、伤亡更大,但毫无疑问,一个几乎同样的命运正在等待着这位后来的侵略者———希特勒。
玩火自焚 战车杀向德国本土(2)
在刚刚签署过《苏德互不侵犯协定》后不久,希特勒就如何开始着手制定入侵苏联的作战计划。根据最初的作战方案,希特勒计划在5月份就发起“巴巴罗萨行动”,幻想着能像对付波兰一样用“闪电战”在5个月内快速击败苏联,赶在冬天来临之前结束战争。为此,他将投入120个师的兵力全力出击。当时,确信德国必将迅速获胜的并非希特勒一人。美军总参谋部在向美国新闻界披露的一份秘密备记中也认为,遭到纳粹德国疯狂攻击的苏联将在几周内崩溃。
但是,以俄罗斯为首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她不但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庞大的人力、物力储备,她的人民更有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决不会像希特勒所预言的那样迅速灭亡。在战争初期,尽管对德国的突然袭击缺乏充分的准备,但苏联红军并非纳粹宣传机器所诋毁的那样弱小不堪、装备落后和战斗意志薄弱。1941年8月11日,就在苏德战争爆发一个半月之后,哈尔德将军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事态的发展越发清楚,我们不但低估了苏联这个巨人的经济和运输能力,更为严重的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