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中听其断案,倘认为不合意的,“则不与之言,(郑)善果伏床前,终日不 敢食”。照封建 正统伦理道德来讲,以上两则都是值得提倡的“正面”事例,但反过来看,不就是爹妈代庖 和干政吗?又何能掩饰更多可能存在的“反面”事例呢。
当然最为普见的“自家人”现象,又数夫人之内当家,大抵“公门中的自家人”之核心 层次,尤以裙带攀结称多。前述大爷、二爷之类,有不少是靠系在这条带子上厕身衙门作恶 的。清季吴趼人所著《九命奇冤》中,述雍正时广东番禺县恶豪凌贵兴率盗纵火烧死梁家八 口,案发后知县黄某亲勘现场验尸,又接了梁家的状纸;凌贵兴派爪牙走老 爷后门,先贿买了知县的小舅子,小舅子再去向他姐姐关说,结果知县夫人发起雌威来, 迫使丈夫昧心断案,对凌贵兴加以庇护,从而奠定了这场后来轰动广东的冤狱的基调。虽说 这是文学作品情节,但明清时州县官场尽多惧内县令也确是事实。明刊《博笑珠玑》谓:“ 昔一知县,专畏奶奶。一日坐堂,忽闻公廨喧嚷,令皂隶去看,皂隶回报:‘乃是兵房 吏夫 妻厮打。’知县咬牙大怒曰:‘若是我,若是我……’不觉奶奶在后堂听得,高声喝曰:‘ 若是便如何?’知县惊答曰:‘是我时,便即下跪,看他如何下得手?”如这票货色,签押 房 里的真主人,还能不是他老婆吗?当然,有时候惧内是假,借老婆做掩饰是真,老婆受了别 人的贿赂,似乎总要比自己亲手接过来得“干净”些。这也有个说法,叫做“老爷不爱钱, 太太爱钱”,老爷得名声,太太得实惠,相与构成了官场上的老传统之又一。
封君·衙内·夫人(2)
又清季傅崇矩 编《成都通览》,收有一篇《成都之官派》,略谓“又有支使太太联络同寅之太太者,此术 尤妙,因妇人女子之运动,尤捷于老爷之运动也。或打麻雀,或请会金,或结干亲,或拜门 生,或认为后家同姓。而太太之衣服首饰必讲究珍贵,虽老爷无衣无褐,而太太可绮罗摇曳 也。不如此,不能入太太之党派,即不能得意外之富贵”。这可就是裙带政治的另一种形式 了。
第六章 天下官理天下事
概观
洪武元年(1368)九月,才登基称帝未久的明太祖朱元璋颁布诏书,布达全国 ,征求天下 贤才。起先,颇有一些隐于岩穴山林的“怀才抱德之士”,只当一旦入选,将列身朝纲,左 辅右弼,肩负起匡定大任。但结果颇出他们意外:原来皇上要把这些“三请诸葛亮”似的征 求出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