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貌。全看你爹你妈给你怎样造就了。搽润肤霜美容膏也没有用,大臣们看脸型和身 段。概括起来是八个字:“同田贯日身甲气由”,创造性地运用了汉字的象形特征——
“同”,就是长方脸;“田”,就是四方脸;“贯”,就是头大身直体长;“日”,就 是长短肥瘦都适中,又站得端直。凡适合以上四个字的,都入选。
“身”,就是体斜不正;“甲”,就是大头小身体;“气”,就是单肩高耸;“由”, 就是小头大身体。凡不幸滑入这四个字的,都落选。现在,读者们该知道为何这些落选者要 被叫作“八仙”了:站在一块儿,便是一个个李铁拐扶张果老的模样了。
“清流”以外而仍旧算得上是正途的,就是各级官立学校的学生。在首都太学里念书的 叫太学生,后来太学改叫国子监了,念书人又叫监生。太学生或监生大多是从县学、府学里 一级一级考上来的。又有一部分年资较深的县、府学生以及分试中的副榜(即备取生 ),老考 不上,也以各种贡生的名义混进这笔账内,其实主要是看年龄了。如《三言》的编者冯梦龙 57 岁才得贡生,6l岁给个知县;他还算是复社名人,其他人能巴结个佐NB032就不错了, 更有充杂职的。
荐举和征辟,也算是正途,曹操这个县尉就是靠荐举得来的,前述明太祖重视荐举人才 ,亦是一例。保举也可以算在荐举内,如参与河工、边防、赈灾、剿匪等事,有了劳绩,可 以由主官保举,给个做官资格。前一节讲到“生老病死”中人以办捐得官,就是一例。征辟 就是由君主或高级官员直接征聘人才,有时也叫征召,可以毛遂自荐。清朝乾隆四十一年 (1 776),高宗巡幸山东,武进人黄仲则以诗才为皇上所闻,把他召来面试,带回北京, 分在武 英殿写签条,这也叫征辟;以后积劳绩得保举,派出去当个县署主簿,是九品衔;后来再自 己掏钱捐官,总算又升了一品,当个八品县丞。一个民间诗人,走过征辟、荐举、捐纳三段 道路,也只不过混上个“二尹”,足见州县衙门里也是藏龙卧虎之地,可以自拉自 唱上一段“杨四郎坐宫内”的人还真不少啊。
世袭和恩荫、难荫等,过去也被视为正途,实际情况是泾渭交流,不干不净的事情多得 很。两汉魏晋时的世袭是赤裸裸的,门阀世族有代代做官的特权,好比是艾滋病毒,通过血 液可以由父母传染给子女,还生怕被别人染了去,于是大搞世族之间的政治通婚,保证“艾 滋病”的专利。前文讲到过北齐时派出大批世家子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