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画满方格的纸上,然后掷骰子爬方格定 输赢。第一掷作为进身之始,以后以几点为德为功,几点为赃为贪,几点为升,几点为降, 弯弯绕绕极多,“有为尉、掾而止者,有贵为将、相者,有连得美名而后不振者,有始甚微 而倏然于上位者”(赵翼《陔余丛考》卷33)。大概这种“画饼充饥”式的“ 升官”法也有平 衡心态的特殊效用吧,许多在实际生活中连个进士及第功名也没得到的“绿豆芝麻”儿,在 这个道道上倒争得挺起劲。是以有人作诗讥笑云:“卒无及第效,徒有高人气。昏 昏忘其大,扰扰争其细。”
其实这又未免涉嫌“清高”,因为这玩意儿很有点“寓教于乐”呢。玩熟了“升官图” ,一代官制的大概知识,便可了然于胸。纵是“些小吾曹州县吏”,毕竟身在官局中,哪能 连乌纱帽里的规矩也不懂?何况做官的人,总以想往上爬者居多数,又有几个甘心“为尉、 掾而止者”?所以比较起来,还是北宋史学家刘NB065眼光独到。此君考中进士后,在州 县衙门 里干了整整20年,“升官图”已玩得很精道,再博览群书,给图纸上那些弯弯绕绕全作了由 古及今的详细注解,居然自成典制专家。后来司马光主编《资治通鉴》时,还特地找他当 助手哩。
刘绘制的《升官图》及其详细内容,现在已经难得看到,不过真要想对古代州县 衙门文化、特 别是对前一章里已介绍过的各色“官”员的相关知识有更加进一步的了解,恐怕还是有必 要把那些弯弯绕绕从故纸堆里翻出来,稍微浏览一番。
老虎班·铜进士·银子科(1)
明朝宪宗成化十四年(1478),山东胶县驿丞谭溥在北京参加会试获捷。喜报 传出,本省 督学毕瑜特地赋诗祝贺:
一官耻不与清流,退食遗编自校雠。
枳棘岂能留彩凤,盐车未必困骅骝。
东藩领荐名初显,西蜀题桥志已酬。
脱却樊笼入佳境,春雷万里步瀛洲。
(引自《坚瓠集》首集卷2)
谭溥原籍四川庐州,故毕诗中有“西蜀”之句,“枳棘”、“盐车”等则是概括驿丞的 苦况。不过最应注意的是第一句,何以同在官列,又有“清流”、“浊流”之别呢?这就是 “升官图”上第一掷,所谓州县衙门内各色嘴脸的“进身之始”。
清流,也叫正途。宽泛点说,凡是和以入学读书有关而获得当官资格的,全可以称为正 途;倘若再区别得严格一些,只有经过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