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梆 传点三下,就是堂匾上的“清慎勤”。三梆敲过,新官升堂。敲三下堂鼓,按“奉圣命”三 字。鼓敲过了,新官入座,大堂两边早已伺候齐全的属员、书吏、差役们,一起参贺,至于 那些丞、簿之类的佐官们,则只须贺而不必参了。参贺既毕,再敲四下退堂鼓,按“叩谢皇 恩”四字。至此,“新官上任”的全套闹剧算是结束。不过回到花厅后,还有一场幕后戏上 演:脱下公服换常服,接受“家人”的祝贺,太太、子女以外,舅老爷姑老爷、三姨父侄少 爷 、各房师爷家庭教师、门房厨子丫头老妈、书童听差打杂采办……有叩头的,有作揖的,有 需要还礼的,有无须还礼的,也要忙上一阵。
新官上任三把火(2)
堂前幕后戏文唱完,开始放“三把火”,不过这个“三”字,在中国人的语汇中,是个 很不确定的概念,用在这儿便是放许多把火的涵义。包括——
拜庙拈香:凡地方上的孔庙、关帝庙、文昌帝君庙和城隍庙等,都得在上任之初一一拜 到;
清仓盘库:凡银库、料库、粮仓等衙管库房,都得对照前任留下的账本,一一验过;
阅城巡乡:主要是检查城垣是否坚固,地方上的治安防范措施是否完善;
清厘监狱:把男女监房、监押场所等都审查一遍;
对簿点卯:对照吏房等有关部门呈交上来的各种书办卯簿、差役卯簿等花名册,让他们 轮流报到一遍;
传考生童:又叫“观风试”,凡名在县学的学生都得参加,出题一般都与本地民风 、吏治、学风等有关,借此获取了解情况及评品学生才学优劣等多方面成效;
悬牌放告:宣布某日某时正式开始接收诉讼;
回拜缙绅:凡同寅(同事)、绅士及境内豪门等,都已在新官上任时来拜贺过 或递了名帖来,此时须一一回拜,或者也派人送张名帖过去;
与此同时,还要张贴各种告示,调阅各种号簿,传考代书、仵作等专职人员,了解本地 宣讲“圣谕”的情况,与前任官员及其幕职班底了结“办交代”的收尾工作,等等。不消细 说,没有个二十来天乃至个把月的时间去对付,是难以告个段落的。
最后,不妨再从明人江盈科所撰《雪涛谐史》中摘录一则和“新官上任三把火”相关的故事 ,作为阅读口味的调剂——
有官人者,性贪,初上任,谒城隍,见神座两旁悬有银锭,谓左右曰:“与我收回 。”左右曰:“此假银耳。”官人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