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御宇临万方,——李显
顾惭内政翊陶唐①。——皇后
鸾鸣凤舞向平阳,——长宁公主
秦楼鲁馆②沐恩光。——安乐公主
无心为子辄求郎③,——太平公主
雄才七步谢陈王④。——温王重茂
当熊让辇⑤愧前芳,——上官昭容
再司铨埂薅骺赏!逌洝?br />
文江学海思济航,——郑愔
万邦考绩臣所详。——武平一
著作不休出中肠,——阎朝隐
权豪屏迹肃严霜。——窦从一
铸鼎开岳造明堂,——宗晋卿
玉醴由来献寿觞。——明悉猎
《景龙四年正月五日移仗蓬莱宫御大明殿会吐蕃骑马之戏因重为柏梁体联句》
相信喜欢诗词的朋友,有不少也是《红楼梦》的爱好者。《红楼梦》中众儿女们聚会联句赋诗的情节不少,而曹公的描写也确实超乎一般小说之上,一方面“按头制帽”,所拟诗句的风格和人物性格十分贴切,另外又“一声也而两歌,一手也而二牍”,让人从喜乐欢声中品味出背后的悲凉。这一点是历来为红学家所推许赞叹的。然而,《全唐诗》中也有这类的联句作品,而且出自真实的人,真实的历史。仔细品味一下,也着实回味无穷。
这首联句诗作于景龙四年正月五日,题目中写的很清楚。据《资治通鉴》上说,这时吐蕃人来要迎亲,唐中宗把金城公主嫁了过去。在招待这些吐蕃“外宾”时,唐朝不但设酒宴,还组织了一场马球友谊赛,这就是题目中的“骑马之戏”。据说当时吐蕃队开始气势很盛,比分遥遥领先,中宗感觉大失面子,非常着急。这时,临淄王李隆基、驸马杨慎交(长宁公主的老公)、武延秀(安乐公主老公)上场后,愣是把比分扳了回来,转败为胜。要说大唐的优秀男儿就是不赖,比现在中国足球队那群窝囊废强多了。中宗大喜,于是大摆宴席,酒酣耳热之余,就来联句作诗。所谓柏梁体,相传是汉武帝时,新筑了一座柏梁台,在台上大宴群臣,席间让食禄二千石以上的官每人作一句诗,合成一首诗。于是,包括汉武帝在内的共二十六人写成一首《柏梁诗》。这种诗要求是七言,而且句句押韵,韵脚可以重复,是联句诗的首创。《柏梁体》这种形式,因为一句一韵,弄不好就会显得呆板,所以除了联句时用外,自主创作时很少采纳。当然也偶有佳作,比如老杜的《饮中八仙歌》就是一首柏梁体的佳作。另外金庸先生《倚天屠龙记》一书中的回目,组合起来也是一首柏梁体的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