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正好起到“装点”盛世、歌功颂德的作用,显得庄严隆重。应制诗里,你不能说来个小令似的东东,那个是送给歌妓唱的。所以,宋之问这首诗,上来先说在春日中参加了昆明池上的宴会,池边设置了豪华的帐殿。所谓帐殿,就是当时为皇帝嫔妃等用绸缎专门搭起来的棚子,灵池、沧波,这些词都是指昆明池。
接下来老宋就开始码典故了,大家参看一下后面的注释,其实这一大堆典故装砌起来,也没有什么实质的描述,第二联其实也就是说在池中划划船,看看池边的石鲸、织女、牵牛的雕像什么的。第三联用了一个典故,转了一大圈,无非就是说今天是“晦日”——正月三十日,春天虽然还没来,但杨柳却在暗中发芽,孕育着春机。第四联说了两个昆明池的典故,表明是在昆明池。第五联说了两个历史上君臣宴饮的典故,说明君臣宴饮的盛事。注意“镐饮周文乐”句中,其实应该是周武王。但老宋不能上联是“镐饮周武乐”,下联又是“汾歌汉武才”,两个武字碰头,这可是诗家大忌。反正周文王周武王分得清楚的人也不太多,老宋就打了个马虎眼,成了“镐饮周文乐”。宋之问夺冠,靠得就是这最后一句出彩,“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确实很有高举旗帜开创未来的气势。而沈佺期却说“微臣雕朽质,差睹豫章才”,谦恭是谦恭,但不免让人觉得有垂头丧气的感觉,担任不了弘扬时代精神的重任,由此而落榜是毫不冤枉的。
①石鲸:昆明池雕有石刻的鲸鱼。老杜有诗:石鲸鳞甲动秋风。
②斗牛:昆明池东西各有牛郎织女的雕像,使昆明池仿佛如天河一般。
③蓂:传唐尧时,有这样一株草,每月一日长一片荚来,一天一片,到月半共长十五荚。以后每日落去一荚,月大则荚都落尽,月小则留一荚,焦而不落。这一荚称为蓂。“蓂全落”,就是说三十日。
④象溟:溟,指北海,庄子中说:“北溟有鱼”。浴景:指太阳落在水中的景色。
⑤烧劫句:昆明池是汉武帝所开,凿池时在池底掘得黑灰,东方朔说:天地大劫将尽,就会发生大火,把一切东西都烧光,叫做劫火。这是劫火后遗留下来的残灰。
⑥镐饮句:周武王建镐京后,大宴群臣的故事。
⑦汾歌汉武才:汉武帝曾和大臣泛游于汾水之上,作《秋风辞》助兴。
185:31:06 2007。5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宋之问获奖之作
大唐碎片作者:江湖夜雨
大明御宇临万方——繁华背后的血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