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人类的历史,仅1%可通过历史记录得知,其余99%就是考古所研究的任务。考古是现代人类了解古代人类活动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考古发掘,人类的历史进程才能被完好地连接、统一起来。
因为古代人类活动留下的遗迹和遗物大多隐藏在鲜为人知的地方(如地下、丛林、海底),所以,发现遗迹就成为考古学家首先必须面对的难题。
实际上,许多古代遗迹的发现都带有偶然性,充满了喜剧色彩。有“黄金帝国”之称的印加是由一群黄金狂热者发现的。其中一位名叫奥里拉纳的探险者和他的手下在南美洲经过几十天的冒险回到西班牙时,几乎一丝不挂,满身伤疤。“地下城市”庞贝则是因一位那不勒斯总督修建自己豪邸时发现的。而庞贝的发掘工作最初是由一个上尉指挥,由于其拙劣的领导,当时欧洲著名的艺术史理论家温克尔曼提出了尖锐的批评:照这种方法挖下去,挖到我们的曾孙辈也挖不完。法国人亨利·穆奥来到柬埔寨本是为了找到特殊的蝴蝶品种,却发现了吴哥窟。 这些意外的发现,正所谓“无心插柳柳成荫”。尽管如此,还是应该感谢他们,他们的无意为考古学家们解决了一个个大难题。
发掘过程中,考古学家运用智慧,加上锄头、手铲,为世人展示出复杂、不可低估的古代文明。发掘过程中的困难往往会被考古学家们的机智所解决。在挖掘古城庞贝时,菲奥勒利发明了石膏翻模法,这就把千姿百态的蒙难众生像展现在世人面前;而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为了保护出土的象牙制品,考古学家把护手霜涂抹在象牙上,起到了有效地保护作用。于是,给出土的象牙制品涂抹护手霜成为挖掘工作中的一个权威做法。
当今众所周知的考古学,是在19世纪中期快速发展起来的。但并不是所有人对遗迹的学术性和科学性研究感兴趣,最吸引他们的是价值连城的遗物。有“考古学之父”之称的施利曼所做的也不过是较系统化的寻宝和盗掘遗址的工作。丹麦学者汤姆森应当是真正的“考古学之父”,他早在1832年就提出了“发掘中的层位观念”,这对保护遗迹起到了重要作用。
20世纪后半叶,由于技术与设备的发展,使考古学家可以深入水中进行考古工作。水中考古发掘最热门的项目就是打捞沉船遗物,如打捞沉没在地中海深处的青铜时代货船,这次发掘被称为“第一次圆满的挖掘成就”。因为这次发掘不仅提供了古代造船技术的相关资料,而且了解到青铜时代海上贸易的发展程度。
因为考古活动总是与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