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态度去研究历史的主张,本身就是一种具有强烈的资产阶级阶级性的客观主义理论,‘超阶级’、‘纯客观’的口号,不过是用来掩饰自己历史研究中资产阶级阶级性的一种幌子。他们之所以要打着这种幌子,不过是用虚伪的面孔,来欺骗劳动人民,企图使劳动人民把他们充满了资产阶级阶级性的东西,当作全民的、全社会的东西来接受。我们可以看一看事实。被西方资产阶级学术界公认为‘现代客观主义历史学派之父’的德国兰克,尽管一生埋头在尘埃扑面的史料库里,但是他研究历史的最终目的,不过是企图用最好的历史教材来作为向德国资产阶级和容克地主的献礼。他本人就是普鲁士霸权和俾斯麦铁血政策的支持者。他最著名的著作《教皇史》,就是一部关于统治阶级如何统治人民的经验总结。还有那个一向标榜‘尊重证据’、‘尊重事实’的胡适,不就是那个所谓历史是一堆随人摆弄的‘大钱’的谬论的鼓吹者吗?为了替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张目,为了替一切投降派辩护,他可以随意摆弄他历史的‘大钱’,为卖国贼秦桧喊冤。‘秦桧有大功,而世人唾骂他至于今日,真是冤枉。’他们哪里是什么‘超阶级’、‘纯客观’!列宁说过,任何一个活着的人,不可能不站在这个或者那个阶级的立场上,不可能不为这个或者那个阶级的成败欢喜和悲伤。是这样的,只有阶级性的历史研究,从来没有的……”
毛泽东问田家英:“你口口声声地说你如何如何了不得,怎么不见你写一篇这样的文章呢?你呀,也是一个眼高手低、志大才疏、一瓶不满半瓶晃荡的人!要注意多学点东西,少在背后自作聪明,在涉及重大路线之争的时候少放屁!”
毛泽东对他的秘书明显地表示不满了。
第二十二章 陷入圈套
'刘少奇研究了姚文元批判《海瑞罢官》的文章后,认为这和让彭德怀出来主持三线工作的消息有关。他采取了不表态,不出头,不露神色,一切听凭北京市委处理的“半超脱”策略,有意地把彭真推向了第一线……'
中南海的“福禄居”庭院里,还有一个人正在聚精会神地研读那篇《评新编历史剧》。他专门叫秘书找来一九六一年十一月北京出版社出版的《海瑞罢官》单行本,认真地翻阅了一遍,用铅笔在书上划了不少道道。
“在这个历史剧里,吴晗把海瑞塑造得十分完美,十分高大,他‘处处事事为百姓设想’;‘是当时被压抑,被欺负,被冤屈人们的救星’,在他身上,你简直找不出有什么缺点。看来,这是作者的理想人物,他不但是明代贫苦农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