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少奇说:“现在不是请你出山来了吗?到了一定的时候,什么问题也会解决的,不能性急嘛。我们党认识一个真理也是要有一个时间的。”
彭德怀说:“过去的问题今天不要再提了,让历史给我们作结论吧。”
毛泽东点点头:“你说的三条保证,我还记得后面的两条。也许真理在你那边,就按照你所说的,让历史去作结论吧。”
最后,毛泽东对刘少奇、邓小平和彭真说:“彭德怀同志去西南,这是党的政策,也是中央的决定。我过去反对彭德怀同志是积极的,让他到三线是我考虑决定的,也是积极的,诚心诚意的。这件事,由少奇、小平同志召集西南局的有关同志开一次会,把问题说清楚,如果有人不同意,让他们来找我谈。就这样吧!”
他在和彭德怀谈话以后,彭德怀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不知怎的,这一微笑给毛泽东留下了极其强烈的刺激。他对江青说:“彭德怀和我握手的时候,那丝微笑很恶毒,他似乎他觉得赢了,他要东山再起了。连刘少奇也露出了亲近之意。他们似乎找到了共同的语言了。但是,我要用事实告诉他们,是他们高兴得大早了。
江青说:“你要考虑到放虎归山的后果。”
毛泽东的脸色一变,随即恢复了常态。他沉吟片刻,想了想才说:“江青呀,我现在同意你的那个主张了,公开批判《海瑞罢官》。时机已经成熟了。过去我总是限制你,是为了让你体会到我的难处,一旦出了后果,我们也有一个退路。现在,退路没有了。我们只有进攻这一着棋子了。”
说到这里,毛泽东躺在沙发里,闭上了眼睛,思潮陷人回忆之中。他缓缓地说:“我们这个党可是经过了大灾大难的党呀。一九三五年十月十九日,我率领的中央红军走完了长征,到达陕北的吴起镇。这时,蒋介石派来的追兵也步步紧跟而来。我在第二天就要召开军队干部会议研究歼灭敌人的追击,刘少奇呀彭德怀呀这些人不大同意。刘少奇说:‘红军还是先休整一下再打仗吧,我军的疲劳已经到了极限,在再打仗怕有困难。’彭德怀也跟着说:‘恐怕会把我们的底子打完了。’我当时就顶他们:‘到了陕北还不割掉尾巴,还要把狼引到根据地来吗?我们疲劳,敌人跟着也很疲劳呀,我们以疲劳打疲劳,加上这里是我们的根据地,群众基础和地形条件都对我们有利,消灭敌人是有把握的。’这样,我又在吴起镇的庙台亲自给红军战士作动员,才统一了全军的思想。”
江青说:“我早就知道刘少奇、彭德怀这些天生是老右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