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能挤那样干净?我看不见得吧?对犯了错误的干部具备宽大条件的还要宽大处理么!”
刘少奇再次顶他:“能挤多少就一定要挤多少,反正不能让他们四不清的人占了便宜。一个剥削群众,一个剥削国家,就是要退赔,退赔从严,要彻底,特别是恶劣的,一直抵抗的,要坚决地没收他们的财产,看他们退赔不退赔。”
毛泽东摇摇头:“国家也是人民的,我们自己没有东西,退赔从严,这个提法对!但是也要讲合情合理的好,不必讲彻底。你讲彻底了,底下的同志办起来就没有余地了,总是要给下去的干部一个主动权嘛。凡事都要讲究留有余地,不给自己的干部留下余地,底下的同志怎么工作?他们没有主动权了好吗?”
刘少奇不满意地问道:“那打击面究竟多大好?百分之几对我们有利?地富分子有些苦贪的也可摘帽子,那是很少数,地富子女情况不同,有分家的,有没有分家的,有表现好的,有表现一般的,有表现很坏的。这个我们掌握好了就不会出差错。我们不要一开始就限定框框,还是要从扎根串差开始,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有多少问题就解决多少问题上这样提出政策才是真正地留有余地。”
邓小平马上赞成道:“打击面控制在百分之几有利?开始分化四不清干部就需要掌握一个具体的数字。地富分子有一部分表现好的,也就不能戴帽子了,贫下中农和中农极少数给他们戴上帽子,对进行批判或斗争也有好处,譬如有的能戴上‘新恶霸分子’的帽子,就可以起到震慑其他四不清干部的作用。而且这样对那些出身好的社员也有一定的威慑作用。农村中不但有地富反坏分子的捣乱,也有贫下中农和出身好的人的破坏,四不清干部中这样出身的人占了多数。所以,简单地用成分作为标准是不科学的,但是对犯错误的多数应分化争取。不能当干部了,不能作党员了,但是不是打击对象,还是争取对象。”
刘少奇说:“现在还不到那个时候,将来新剥削、多吃多占的人数量也不会少了。”
毛泽东想了想说:“多吃多占的人也是复杂得很哪!主要是我们这些人,有汽车,房子,有暖气,有司机,但是我这个党的主席才每月只有四百三十元的工资,雇不起那么多人,又要请秘书,你说我需要不需要退赔?按照刘少奇同志的规定,大概我也是属于要退赔的这个范围了?是不是?请问,这些要退赔的到底有多少人?”
刘少奇郑重地对与会者说:“主席是在同我们开玩笑,大家不要当真。”
陶铸则不假思索地说:“退赔的差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