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如秦始皇翻案了,曹操翻案了,武则天翻案了,还有一些人,迟早也要翻。”
这是当时彭真思想状况的真实写照。
毛泽东对类似彭真这样的人在中央的状况,应该说是心中有数的。但毛泽东非常精明地懂得如何使党内大多数人接受他的思想,并如何对待坚持他们个人意见的人。作为一位在全党全军全国人民中享有崇高威望的最高领袖,他知道自己在党内比其他任何人都有力量。他善于推动别人作为先锋,善于团结全国人民作为他的后盾,也善于激发人们的信心和取得最广大人民的信任——这些良好的素质既是他不断取得成功的条件也是他后来走向悲剧的一个根源。
到了一九六二年的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上,毛泽东发出了“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号召,并进一步断言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资产阶级都将存在和企图复辟,并且成为党内产生修正主义的根源,他提出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基本路线,并指出这条基本路线必须“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他针对着中央第一线工作的刘少奇、邓小平和包括彭真在内的一大批中央负责人的言行,严厉批判了所谓“黑暗风”(即指对当时严重困难形势作充分估计的观点)、“单干风”(指包产到户)、“翻案风”(指甄别平反)。毛泽东很幽默但又饱含愤怒地说:“我看中国的右倾机会主义还是改个名字好,叫做中国的修正主义。有些人挂着共产党员的招牌,但是并不代表工人阶级。我们党内并不纯粹,这一点必须看到。否则,我们就要吃大亏的。”
是的,毛泽东承认自己和党中央在前几年的工作中有失误。但是又说:“那是前进中的错误,工作中的错误。是十个指头中九个指头和一个指头的比例。有些别有用心的人抓住鸡毛当令箭,企图向我们党进攻,把我们搞下去,那完全是痴心妄想!”
对前几年的工作,毛泽东从哲学的高度作了总结:“我们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要有一个过程。先是不认识或者是完全不认识,经过反覆的实践,在实践里得到成绩,有了胜利,又翻过跟头,碰了钉子,有了成功和失败的比较,然后才有可能逐步地发展成为完全的认识。到那个时候,我们就比较主动了,比较自由了,就变成比较聪明一些的人了。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只有在认识必然的基础上,人们才有自由的活动。这是自由的必然的辩证规律。所谓必然,就是客观存在的规律性,在没有认识它以前,我们的行动是不自觉的带着盲目性的。这时候,我们是一些蠢人。最近几年我们不是干过许多蠢事吗?如果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