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五六年五月二十八日,刘少奇在对新华社工作的指示中,说:“现在大家讨论关于新华社的性质问题,依我看,你们不做国家通讯社,当老百姓反而好一些。新闻报道的方针,你们要学习塔斯社,同时也要学习资产阶级通讯社。要面对客观,不要动不动就讲阶级性,你们的报道在某种意义上说,兼顾思想性、艺术性和兴趣会更好。总之,千万不能只强调政治性,强调立场等等。现在我们的国际新闻报导只有一面:骂美国,说我们好。这种片面性的报导,会造成假象,培养主观主义。你们能不能让全国人民都完全相信你们的报道呢?如果作到了这一点,我看就成功了。”
刘少奇还建议:“你们在新闻事业中也实行自由竞争,新华社可以创办一种独特的报纸,创办一种每日新闻报,和人民日报竞赛。让记者们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聪明才干,可以让记者出名,让记者有名有利。”同日,刘少奇在对广播事业局的指示中,说:“你们可以办活广播,充分考虑到人们的各种生活爱好和所关心的问题。譬如说,时装展览会,虽然不必强调宣传,但是人民对它有兴趣,应该广播。”
一九五六年六月,中宣部和文化部根据刘少奇的指示,提出了“开放剧目的意见”。他们在北京召开了一次全国戏曲剧目工作会议。会议期间,与会者对京剧《四郎探母》发生了争论,康生质问:“怎么把美化叛徒的戏也搬出来了?”刘少奇出面对周扬说:“《四郎探母》唱唱也不要紧,唱了这么多年,不是唱出个新中国吗?戏曲不应该采取禁演的办法。禁演戏,历朝历代都是不得人心的。”
与此同时,刘少奇在给教育部的指示中,说:“没有教育救中国就没有工业救中国。普及教育还不是那么要紧,当前还是高等教育,还是专家问题。我们的全日制学校大概要搞一百年,二年,三百年。现在有的人提出教育改革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