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领导人说:“你们的毛泽东不同意我们批评斯大林的个人迷信,是他很想在中国搞他的个人迷信。他有点像斯大林。”
一九五六年四月五日,《人民日报》编辑部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写成的《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一文发表。这篇文章根据毛泽东的意见,总结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不点名地批驳了苏共二十大的一些观点,回击了赫鲁晓夫反斯大林的言论。文章指出:“斯大林创造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保卫列宁主义遗产,反对列宁主义的敌人——托洛斯基分子、季诺维耶夫分子和其他资产阶级代理人的斗争中,他表达了人民的意愿,不愧为杰出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战士。”
四月二十五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指出:“我们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动员一切可用的力量,来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四月三十日,刘少奇以中共中央名义在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会上致词,提出:“社会主义只有先进和落后的矛盾,我们党为消除落后而斗争,就是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一种动力。只有逐步增加个人的收人,改善个人的生活,劳动者的积极性才会不断提高,先进生产者运动才能获得巩固的基础。”
一九五六年五月二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并作了一些具体的解释。五月十三日,刘少奇在和北京大学历史系同学谈话中,说:“毛主席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百家争鸣早在春秋战国就有了。百家争鸣的口号是别的同志提出的,毛主席不过是把它提高了,提到双百方针的高度。我们党内有很多东西也不是毛泽东提出的,毛泽东只不过加以总结提高。为什么要提百家争鸣?就是要反教条主义,不要一家之言,我们都要学会自己独立思考,不要怕,什么都可以怀疑。在科学上就要有探索精神,以为领导人讲的话就是正确的,这也是一种盲目的崇拜。苏联为什么要在二十大上批评斯大林?他在苏联肃反时杀错了许多人,我们过去也不晓得那么多的事情,听了苏联的同志的介绍,我都吃惊,真不敢相信是斯大林干的。这些事情都是要否定的。与其将来否定,不如现在否定。”
五月二十六日,中宣部部长陆定一根据刘少奇的指示,作“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报告,他说:“实行双百方针,我看可以和资产阶级在思想上搞统一战线了,文学上必须有自由,没有自由就没有发展,就是《红楼梦研究》也可以继续出,也是一家之言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