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最终努力让每一条修建的铁路都以最少的官方投入完成,只有这样才能在短时间内,大力发展出国内的铁路网。
现在,他已经信心满满,只是滕毓藻很清楚,要完成修建国内铁路网的宏愿,还要依仗以詹天佑位守的这一大批技术人员。
滕毓藻笑着对詹天佑说道,“眷诚,你也说说,修建铁路还有什么困难?你有什么好建议也可以提出来?”
被滕毓藻点名,脸色有些因兴奋稍稍涨红的詹天佑站起身,首先向对他极力赞扬的杨士琦自已表示感激之情,然后又给滕毓藻微微行礼后,才说道。
“大帅,杨总办对卑职多有谬赞,让天佑愧不敢当。”
然后詹天佑语气坚定地说道,“困难吗,总是有的,不过即便是欧美列强,他们修建铁路也会出现各种各样得困难,咱们国内人力众多,百姓又最能吃苦耐劳,再加上大帅又给了我们巨大的人力支持,这些困难,我会和公司的同仁们努力克服。”
“由于现在咱们人力充裕,我有信心,不仅会在大帅规定的时间内完工,甚至还很有可能在提前数月竣工。”
“此外,我还有两个关于铁路方面的建议。”
见詹天佑看向自己,滕毓藻不由笑了起来。
“眷诚,你有什么建议就说出来,在铁路方面,你是我们这里最大的行家、专家,你快说出来吧。”
詹天佑道,“大帅,现在铁路轨距在世界上还没有一个统一标准,甚至欧洲列强国内的铁路都不一样,据我所知,各种宽度的铁轨轨距有十三种之多,最宽的有超过两米的,最窄的只有七百多毫米。”
“虽然宽轨和窄轨各有优劣,可如果轨距不统一,还是会造成许多不便,比如如果铁路建的多了,总要互相联通最终组网,如果轨距不同,就完全无法衔接连通。”
“欧州列强普遍国家很小,他们虽然各国轨距不统一,可国内的轨距还是很容易做到一致的,可在咱们国内不同,各省都有修建铁路,现在就有许多不同,比如云南、广西法国人帮助修建的铁路就是窄轨。”
“所以我建议,咱们国内最好能采用英国人的标准,1435毫米的轨距,也就是4英尺8英寸半的。”
“另一个建议,就是推广使用詹尼之自动车钩。”
对于同一国内铁路轨距标准的意义,滕毓藻是再清楚不过了,自然是大力支持。
而詹尼之自动车钩,对于火车快捷运行也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这个詹尼自动车钩,就是后世所有火车车厢上的挂车钩,只是这个挂车钩并不是詹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