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有同老北洋切割的嫌疑,容易引发北洋出身官员的反感,莫不如改为北洋新军,或者更干脆一些,直接仿照欧美就称为国防军。
徐世昌的观点,立刻得到了周馥、叶祖珪、萨镇冰,以及胡殿甲、周学熙、蔡绍基、詹天佑、梁敦彦等人的支持。
滕毓藻也认为徐世昌说的有道理,当即决定,前锋军正式改称国防军。
当然,这个称谓是需要报请军机处的。
滕毓藻很清楚,即便朝廷最终同意这个名称,估计很多人也依然会称呼前锋军,或者是北洋军。
为了能让慈禧更有可能同意他使用国防军这个名称,他还建议各省新军统一都称为国防军。
让滕毓藻没想到的是,日后他的前锋军,竟然被称为直军了。
徐世昌之后就是直隶按察使沈家本,通报情况。
沈家本通报情况很简单,就是在各府县设立法院一事。
沈家本对于仿照西方列强设立法院大为赞赏,按他的说法,以往这些案件都有府县官员审理,这不仅会占用他们大量时间,还因为有许多人在审理案件时,由于不熟悉《大清律》,会凭自己喜好随意断案。、
沈家本最后建议,《大清律》已经近三百年没有什么改动,许多律例早已不适应当今情况,由于他这个按察使人微言轻,所以他建议滕毓藻上书朝廷,建议对《大清律》予以修订。
对于沈家本,滕毓藻还是满意的,等到沈家本通报完情况,滕毓藻笑着说。
“沈大人,法院的事情你做的很好,这些大家都是看到的,今年的吏部考核你一定会是一等。”“还有,沈大人的建议也非常好,这和我想到一起去了,我已经上书朝廷修改大清律,而且还举荐沈大人任大理院正卿,由你担此重任。”
“据我得到的消息,太后已经同意了,今日就会有旨意下达。”
沈家本很清楚,论资历能力他比不过周馥,论才干以及和滕毓藻的亲近程度,他比不过徐世昌和杨士骧。
而且,他深知滕毓藻对于这些旧官吏不是很待见,这让他在直隶按察使任上,一直兢兢业业、小心谨慎,今天能得到滕毓藻如此评价,尤其还推荐他担任修改律例这样可以名留青史的差事,这都让他兴奋无比。
不仅是升官了,从正三品按察使一跃成为如巡抚一样的正二品的官员,这说明滕毓藻已经接受他了。
脸色略微有些张红沈家本站起身,对滕毓藻深深一揖说道,“多谢大帅提拔,只是大帅谬赞,沈某只是近些本分而已。”
“沈大人快请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