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前锋军已经渡过了初创期的艰难时刻,马上就要迎来大发展的新阶段,牢牢把握住这些中高级军官们的思想,要引导、甚至最终左右他们思维信念,许多事情不仅现在就应该着手做,而且还必须提上他的议事日程。
至于独立大队这个名称也没说错,它现在确实已经编成大队了。
独立支队在天津城的表现可圈可点,又由于有曹福田这个相当于天津城数万义和团副头领的加入,滕毓藻觉得在硬性地将这支部队压下一级,有些说不过去,时间长了,也容易引起不必要的非议。
所以,突围至安平后,在安平见到带着大批新兵赶来的李玉林,滕毓藻就再次对前锋军进行了眼前这次整编。
虽然说是整编,可实际上主要是给各部队补充新兵,然后就是编制名称的改变,以及一些军官的提拔补充。
这段时间里,李玉林和孙世俊费尽心力,对在营务处新兵们进行了简章而有艰苦的训练,为了尽快将这些人训练成为勉强合格的能战斗的士兵,按照滕毓藻的要求,营务处的新兵训练极为贴近实战需要,比如白刃战虽然是木枪拼刺,可每次训练都会有很多人被送进野战医院。
射击训练也都尽可能采用实弹,当然训练时使用的是缴获的法式勒贝尔和日式金钩步枪和相关弹药。
而且这些新兵的日常训练量大大超出正常范围,甚至围了尽快成军,在加强贴近实战训练的同时,还有意识地减少部分训练内容的训练量。
即便如此,也只能让这些新兵满勉强达到具备相对熟练进行射击、拼刺、队列的基本要求。
没办法,时间实在是太短了,新兵们只能到他们的部队中继续完成他们的后续训练了。
前锋军新编的三个协,全部编成四个步兵营和一个炮兵营以及一个五百多人的骑兵营,外加警卫、特务、侦查、通讯、辎重五个哨,全协九千七百多人。
军机处给它们下达的正式番号是,北洋直隶第一、第二、第三混成协,也就是混成旅,只不过,滕毓藻这个混成旅不管在人数还是火力上,都还要差一些。虽然朝廷取消了前锋军这一称呼,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在滕毓藻看来都是在努力消除他在这支部队上的烙印,可滕毓藻并不在乎,这些隐晦的小手段对他而言,暂时还算不得什么。
毕竟他滕毓藻现在可是北洋直隶军务总办,只要他在这个位置上,不仅是这支部队归他绝对管辖,他有一言九鼎的决定权,就是全直隶的所有军队名义上都归他节制。
突击大队和独立大队各有四个八百多人规模的超大中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