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俩这才起身,下了地,收玉米的活干起来不难,就是将长好的玉米棒子掰下来就行。何曾光力气大,一手一个,塞进身前的小竹篮里,等竹篮装满了,再倒进田埂上放着的大竹筐里。陈巧娘力气比男人小了点,但这活可比割稻简单,起码不用弯腰,速度也是不慢。
禹元玮就站在干地里,看着夫妻俩忙活。等一筐玉米装满,他走上前,拿起一个玉米棒子,仔细端详,不时还放到鼻尖闻一闻味道。
东西入手,重量便一清二楚。
再看夫妻俩此时摘的也不过是几株玉米,他便毫不怀疑此物和马铃薯一样的多产了。
无他,这东西太吃秤了。
他回头问何月茗:“这东西怎么吃?”
“这个要问家父了。”何月茗回答。
禹元玮耐心地等夫妻俩收了一上午的玉米,两个人上手之后,速度越来越快,中午何月香来送饭的时候,俩人一共收了半亩地,竹筐已经装了十来个,每个都有二百来斤重。
何月茗见状,便上前对父母说清老师的来意:“爹,老师除了想亲眼看到玉米的收成之外,还想知道这东西该怎么吃。要不咱们先回家?老师也得用午膳了。”
何曾光心里暗骂贵人就是事多,面上却一派恭敬:“行行行,这就回去。”
喊上陈巧娘一起,夫妻俩一起扛着装得满满的竹筐往家里走,这东西没有几趟是运不回去的。
禹元玮使了个眼色,韩东也走上前,一手两个筐,独自一人便拿起了四个。
陈巧娘唬了一跳,哪敢让堂堂差爷替自家做这种粗活,连忙过来阻止。
“让他做吧。”禹元玮淡淡地说。
他的话,陈巧娘不敢违抗,只能硬着头皮任由韩东一身官差公服,挽起袖子,替他们做苦力。
一家人回趟家的功夫,有关于他们攀上高枝的说辞便又一次席卷了全村,这回证据更确凿了!
不但有人亲眼见到了贵人的长相,还看到,平素在他们面前耀武扬威,说一不二的官差都只能听凭贵人吩咐,替何家办事!
不过这些纷纷议论,何家人都不知道。
回到家后,何曾光趁着溜进茅厕的功夫,问了‘大老爷’这玉米的做法,一通慌乱的死记硬背,这才忐忑地走了出来。
他结结巴巴地开口:“那、那位大老爷说了,这玩意剥了外头那层皮,直接水煮,熟了就能吃。不过这种吃法,只能是在它刚摘下来不久,还新鲜的时候。要想跟大米、白面一样存起来正经吃,就得把它们都晒干了,上头的粒子拨下来,碾成粉,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