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无声息地涨了一文。
在这种日渐压抑,到处都是唉声叹气的氛围中,时间来到八月下旬,何家二十亩地的玉米熟了。
金灿灿的一片,分外惹人注目。
上回马铃薯成熟时,正值二月底,天寒地冻,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
多数人都不爱出门,再加上马铃薯表面看来,就像是一种新的菜蔬,众人都没有太过在意。
到底收上来多少,这玩意的产量有多惊人,也只有何家人、禹元玮知道。
但这回不同了,玉米杆子长得这样高,颜色又如此显眼,在这闷热得,在家完全呆不住的夏日里头,有许多自荒地旁经过的乡亲,都注意到了。
他们好奇地问何曾光,种的是什么?
何曾光想了想,回答:“一位南洋回来的员外给的种子,让我试着种,到底是什么,我也不清楚。”
人们都信了。
何家的发达有些过于明显了,不论是那新起的,宽敞大气的青砖大院,还是三不五时从他家里传来的肉香,又或是陈巧娘、何月茗日渐光鲜的穿戴,都能看出来。
尤其是他家小子何月茗,刚听说他不再跟着何秀才读书的时候,大家还有些意外,之前不是到处求人借钱,一副砸锅卖铁也要送那小子上学读书的气势吗?眼看着家里日子红火了,反倒不让儿子读书了?
后来才知道,人家是压根看不上村里何秀才了,砸了重金,请了隔壁村一位举人老爷,单独授课!
就是那个来头极大的贵人!
于是何家攀上高枝,有了贵人相助,打了个漂亮翻身仗的事,便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传遍了这方圆五十里。
想来此物,便是这位贵人吩咐下来要种的了。
收割这日,除了何曾光、陈巧娘夫妻,和几个看热闹的乡亲,还有一人也来了。
一袭锦衣华服,头戴墨玉冠,骑着高头大马的禹元玮在韩东、何月茗的陪同下,亲自到场。
“爷,您怎么来了?”何曾光两口子一惊,连忙迎了过来。
“不用多礼。”禹元玮抬抬手,深谙他心意的韩东便亲自将两人扶住,不让他们多礼。“我听阿茗说,你们新种的玉米今天就要收了,听说此物产量,与先前的马铃薯不相上下?我很好奇,想亲眼瞧瞧。你们只管干你们的活便是,不用管我。”
闻言,何曾光和陈巧娘心里很是忐忑,彼此看了一眼对方之后,不约而同地看向跟在禹元玮身边的儿子。
“爹,娘,你们按老师说的做吧,放心,不会有事的。”何月茗不得不出言安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