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他培植的“西瓜冬熟”、“秋菊夏天”,创造了中国农业史上的奇迹,一时传为佳话,因此获得“华侨米丘林”的美誉。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品尝了他培育的无籽西瓜后,一致称赞。澄海县采用了他培育的谷种,率先成为中国水稻年产千斤县。他的园艺技术为潮汕地区乃至中国的农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65年谢易初因胃出血到香港动手术,自此,他就回到南洋执掌他的“正大集团”。
□长江后浪推前浪1953年正大集团成立,注册财产总额只有 500万铢(约等于 20万美元),这笔财产纯属家族资本。当时,正大集团所经营的项目主要是与农业有关的生产资料,如菜籽、园肥、农药、饲料、塑料袋、麻袋等,此外,涉足改良禽畜、瓜果、蔬菜的研
究。
泰国经济基础是服务业、农业和轻工业,农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4,占用劳动力 3/4,大部分地区以小农户方式经营。因此可以说,正大集团的主人选择的经营方式是符合泰国国情的。经营的品种在国内拥有广阔的市场。
当谢易初回到泰国时,正大集团的事业发展令人瞩目。从 1930年办“正大庄”算起,至今已有 35个年头,谢氏家族的实业发展到如今这个规模,实属不易。他为此感到欣喜。同时,他的内心还潜在着一丝隐忧:正大集团的运行轨迹依然没有超出农业的范围。作为集团的创始人,谢易初渴望找到一条更为宽广的发展途径,而这条途径必须是从泰国通向世界这个广阔无边的领域。
于是,谢易初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他派二儿子谢大民到香港办“正大贸易出口公司。
紧接着,他又派三儿子谢中民到印度尼西亚创办一个饲料厂和一家渔业
公司。第二步,是正大集团发展成跨国公司的迈进,也是对原有经营领域的突破。随着业务范围的扩大和年岁已高,谢易初感到料理事务渐渐力不从心
了。他开始思考正大集团的将来,最关键的问题,就是由谁来接替他。四个儿子表现出色,每个人都能独当一面,把担子卸给他们当中的任何一人,他都可以放心。为了使谢氏家族永远保持兴旺发达的势头,他在细心地观察,欲从中选准一个正大集团的“传人”。
了。他开始思考正大集团的将来,最关键的问题,就是由谁来接替他。四个儿子表现出色,每个人都能独当一面,把担子卸给他们当中的任何一人,他都可以放心。为了使谢氏家族永远保持兴旺发达的势头,他在细心地观察,欲从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