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荷塘书屋 > 放飞的龙--海外华侨成功商法 > 第15部分

第15部分

际商业贸易中争取一席之地,也必须采取多元化的经营方式,以便可进可退,否则便难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行情。郭鹤年亦早就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将资金不断投向糖业之外的其他项目。从 60年代开始,郭氏集团暗自向多元化企业集团进发,7O年代后这一趋势尤其明显。新投资企业(包括向旧有企业追加资本)主要有以下几个:

1。以粮食业起家,始终不弃郭氏兄弟有限公司是继承父业,以经营大米等粮食业创业的。该公司一开始从泰国输入大米,在马来西亚及新加坡销售。1962年,郭鹤年在此基础上创办了联邦面粉厂,之后粮食生意不断兴隆。1966年,巴生的面粉厂投入生产,很快巴生及新山合营的 4家面粉厂又先后上马。这些面粉厂主要从加振奋和澳大利亚输入小麦进行加工,年产量约 22万吨左右,占领了东、西马

来西亚面粉市场的 4O%。同时,郭氏兄弟有限公司还独资创办拥有 100%股权的巴生古当食油有限公司,用大豆和棕榈油提炼食油。1985年,联邦面粉厂还利用面粉厂及食油厂的副产品制造饲料出售。1984年度,联邦面粉厂有限公司的总营业额达到 98000万元,扣税前盈利 3300万元,净利达 2300万元。1985年该公司的资本增至 8500万元,总产值有 3亿元。郭氏公司之所以一直不放弃粮食业,一是由于有利可图;二是由于是家传祖业,恐怕也有一层“不忘本”的意思。

2。致力于航运业,有衰有荣前文说过,早在 4O年代末,郭鹤年即在新加坡创建了利克船务有限公司,主要经营航运。后来为了发展马来西亚本国的航运业,冲破远东货运船队的垄断,他赞同前马来西亚财政部长陈修信建立国家船运——马来西亚国际航运公司。马来西亚政府占有该公司 65%的股权,郭鹤年占有 1O%。1976年,这家公司获利 185O万元。1977年,郭鹤年将航运业扩展至香港,在香港成立了利克轮船公司并亲自担任董事长。该公司拥有价值 4000万美元的轮船 5艘,船行遍及全球。此外,他还与林绍良在新加坡、香港合营金舍利船务公司,承运大米、面粉及水泥等,主要业务在新加坡,财务则由香港的这家公司处理。近两年来,因为航运业萧条,郭氏航运公司的生意受到影响,相应地在航运业上的投资也有所收缩。但即便如此,郭氏兄弟有限公司现在依旧控制马来西亚的船务股票达 31098000股。

3。房地产业方兴未艾在资本持续积累的基础上,7O年代初,郭鹤年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限定室友(1v2) 他的视线(西幻1v1) 今天美人师尊哭了吗 完蛋!被困在百合黄游出不去了 全网黑后我在军旅综艺杀疯了 万国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