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使用英语的学校。这样一来,无论中文、日本、英文都能运用自如。有了这种条件,要到世界各地去生活就方便多了。至于大学,不管在日本学校、美国学校或中华学校接受教育都可以。
会去日本学校,使日本话更加完整、流利。高中则进入使用英语的学校。这样一来,无论中文、日本、英文都能运用自如。有了这种条件,要到世界各地去生活就方便多了。至于大学,不管在日本学校、美国学校或中华学校接受教育都可以。
口到外面走走,找些喝茶的朋友华侨的孩子都是非常孝顺的,到了高中便已经很懂事。万一不幸双亲中有一个去世,儿子对尚留在人世的父亲或母亲说:
“到外面去走动走动,找些喝茶的朋友。”
这样很认真地劝慰独在人世的父亲或母亲,非常富有人情味。这种情形和日本同年龄的孩子就大不相同。若是还活着的母亲为了晚年的生活,和另一个男人结婚时,男孩子会因此离家出走,变成不良少年,女孩子则:
“我宁愿去自杀,永远离开人世。”
如此闹别扭也不一定。他们一切以自己为本位,只要自己能保持清静就好,至于父母则一点也不考虑。
无论如何高唱理想,但若是缺少人情味的作法,等于是纸上谈兵,一点人性也没有掌握住。
大部分的华侨到现在为止,仍受到大家庭制度的影响。孩子也好,父母也好,都不会以自我本位来处事,凡事均能站在大家庭的立场来考虑,一般都有这种习惯。同时他们为对方着想,即使年纪再轻,也懂得人情。
假使父亲或母亲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无法获得适当的发泄,工作就会进行得不顺利。甚至一家人,连小孩子(自己)也都事事无法得心应手。然而水准逐渐增高的人,多少也有利己主义的想法了。
有一个住在东京的华侨寡妇,有一次被自己正在读高中二年级的儿子劝说:
“妈,为什么不出去走走,找些朋友喝茶聊天?”
她听到之后,便感到非常欣慰。当自己的孩子以认真、诚恳的表情,理解的态度说出这些话时,母亲往往因孩子的体贴、孝心而感动得热泪盈眶,不能自己。
但是这寡妇说,虽然孩子这么说,她也无意交男友或再嫁。反而孩子这么一说,自己更加地疼爱他了。
“为了这个孩子,我愿独自坚强地奋斗下去。”
心情反而因此而轻松了起来。
而这年轻的男孩心里所想的是:母亲也是一个人,应当要让她得到真正的幸福。这种心理确实值得钦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