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自己的孩子进日本学校呢?一位华侨母亲说:
“学校教育首重道德和珠算,其次再教书写就可以了。可是日本学校却注重念书而忽略了最重要的部分。”
于是就把孩子转送到华侨学校重新学习。
任何一个国家都一样,假使只靠父亲的庇荫而得到地位名望,绝不会受到他人尊敬。至于有朝一日,自己身处险境时,能够扭转逆境,就必须从小加以训练。
“即使小孩子打工赚的钱也要拿走。”这句话绝非不尊重孩子的人格而信口胡言;相反地,是教孩子懂得创业维艰的道理,是一种让孩子能坚强地面对现实的教育方式。
□深藏不露地实干有一位住在东京的日本女性替山东籍的香港华侨做中国话翻译。她私下以为这个年纪 50开外的华侨是个小生意人,因为他的穿着朴素,又没有私人秘书,手提一个大皮箱,不论到何处,不是坐电车就是搭公共汽车,绝不会坐计程车或租用专车。与她见面的第一句话总是:“有什么可赚钱的好消息吗?有的话请告诉我。”
除了工作以外,即使遇到其他的日本人,在她所做的翻译中,也一定有这句话。
这位华侨为人彬彬有礼,并且时时面露笑容。然而他向每一个人开口问的“有什么赚钱的好消息?”这句话,并非随时脱口而出的寒暄,而是心中确实存有想从所接触的人中,得到赚钱的契机这种念头。
不久之后,她经由第三者得知自己的雇主的庐山真面目:原来他在香港和旧金山拥有很大的贸易公司,又有好几家大餐馆的老板。据悉,他的财产(包括不动产)以当时的日币来说,已近一千亿日元。这是十年前的一个故事。
她乍听之下,大吃一惊:有这么多的财产啊!可是他对自己的身世及财产从来只字不提。
后来,她想把自己的丈大介绍给华侨认识,就请他到家里便饭。当华侨与丈夫见面后,第一句话就说:“有什么可以赚钱的事吗?”因为她的丈夫已经听说了有关华侨的为人,所以只是面露苦笑。但是每次华侨问这句话时,眼神总是那么认真。
相处一阵子,有同事间的感情之后,华侨才略提了些有关自己的事。他说,在他二三十岁时,每天的睡眠仅有 3个小时,其余时间均为忙碌所充塞,甚至有时拉黄包车都是在半睡眠状态中。因此现在每天只要有 5小时睡眠时间,便觉得非常充足了。
华侨们一面认真忙碌地工作,一面不断地赚钱、至于自己的财产有多少则三缄其口,而且华侨与华侨之间、亦即华侨社会,彼此也从不问这类事情。因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