匮者,庶人之意也。皇皇求仁义,惟恐不能化民
者,大夫之意也。易曰:负且乘,致寇至。言居君子之位,而为庶人之行者,祸患必至也。
若居君子之位,当君子之行,则舍公仪休之相鲁,无可为者矣。且臣闻《春秋》大一统者,
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无以持一
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
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壹,法度可明,民乃知所从矣。
这篇文字,最合武帝微意。武帝年少气盛,好高骛远,要想大做一番事业,振古烁今,
可巧仲舒对策,首在兴学,次在求贤,最后进说大一统模范,请武帝崇正黜邪,规定一尊,
正是武帝有志未逮,首思举行,所以深相契合,大加称赏。当下命仲舒为江都相,使佐江都
王非。景帝子,见前。武帝既赏识仲舒,何不留为内用?丞相卫绾,闻得武帝嘉美仲舒,忙
即迎合意旨,上了一本奏牍,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