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丘吉尔在回忆中悲哀地写道 :“17 日一切糟透
了 。”此战中,英军损失969 人,坦克100 辆;
德意军损失678 人,坦克62 辆。
丘吉尔首相寄予厚望的“战斧作战”没有砍倒隆
美尔,却以失败而告终。“战斧作战”后的第4 天,韦维尔就被解除了职务,而隆美尔却声誉崛起。
除了隆美尔高超的作战战术外,他的声誉提高与
他的副官36 岁的阿尔弗雷德·伯尔恩德中尉的宣传
有重要关系。伯尔恩德中尉是纳粹宣传部的高级官员
之一,长得粗壮结实,一头卷发,皮肤黝黑,但他却
善于舞文弄墨。隆美尔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要禀告希特
勒的时候,便想到他,将他派回去。伯尔恩德对此自
然心领神会,利用一切机会吹捧隆美尔。“他是个搞
蒙蔽和伪装的老手,” 他在一次广播宣传讲话中说:
“他总是干那种很少有人意料得到的事。倘若敌人认
为我们在某地的兵力最强,那么你可以肯定那里是我
们兵力最薄弱的地带。而当敌人认为某处是我们的弱
点又冒险接近时,我们又会变得确实十分强大 。”他
接着说,“一次我们把托卜鲁克的敌人惹怒了,他们
用炮火轰击了我们的观察所。于是隆美尔命令架设观
测塔。于是,一夜之间竟出现了30 个这样的塔楼,
而且都有全副武装的假人在不停地细致观察,他们由
躲在防空洞里的士兵操纵,不时地顺楼梯上上下下。
敌人感到十分困惑,向这些观测塔发射一连串猛烈的
炮火,他们把自己的全部炮弹都射向这些观测塔。过
了不久,英军放弃了这种尝试——而就在这时,我们
又把假人换成了有血有肉的真正的观察兵 。”
信件也像雪片般飞向隆美尔。一个10 岁的小女
孩在新闻记录片中看到她的这位偶像后,写信说 :
“我非常崇拜您和您的非洲军,并热切地希望您赢得
最后的胜利。”一位上校带着几分谄媚写信给隆美尔:
“我想写一部有永久价值的作品,它将表现我们时代
一位年轻的将军,要把他作为子孙的榜样,为尚武精
神高潮的到来提供一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