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田院发现?了几例痘疮的事情同样?在太医院引起了骚动。
巢明立刻召集了还在廨舍内的所有太医博士以上的人,包括了姚菩提、徐清麦、欧阳大夫等。
徐清麦一开始在听到“痘疮”的时候还没有反应过来:“发水痘了吗?”
她心中?狐疑,不过是?发个水痘,的确是?有一点传染性但并不严重?,为?何要如?此如?临大敌?然后她这才想起来,这个时代是?把天花称为?痘疮的!
天花!
这个名?词划过脑海之时,徐清麦的心微微一沉。这的确是?需要慎重?对待的疫病。
当时,她曾经与孙思邈讨论?过历史上一些流行性疫病的情况。在传统医学的认知里,他们记载并确诊过的病例是?“疠病”、“痢疾”、“伤寒”以及“痘疮”。
从孙思邈描述的病情症状来看?,徐清麦判断疠病对应的应该是?后世的麻风病,而痢疾依然被?叫做痢疾,伤寒她不甚了解,而痘疮应该就是?鼎鼎大名?的天花。
人类历史上唯一消灭成功的病毒。
在中?国历史上,也曾掀起一阵阵的腥风血雨。即使到了一千多年后,传统医学得到了很大发展的清朝,皇室中?人依然闻之色变,并且影响了康熙的上位,可见其威力。
“老道看?过葛洪的医书,他在里面写?了痘疮的由来。”当时,孙思邈对她道,“相传是?汉光武帝时期,他派遣名?将?马援南下平叛,在交趾一带大败敌军,但俘虏的身上却生了痘疮,结果传至军中?,导致汉军死伤过半。而痘疮一症也由此传入中?原。”
徐清麦表示理解,传染病的流行本来就是?随着人口的往来交流而传播,战争是?极其重?要的方式。
孙思邈还认为?在三国时期的大瘟疫中?,同样?有痘疮的影子。
也是?通过他,徐清麦对那段历史很感兴趣,还特地在太医院查看?了一些典籍和史书,才了解到原来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的大瘟疫流行了一百多年之久——当然,它们并不是?持续百年,而是?断断续续。比如?汉桓帝时期就有记载三次,汉灵帝时期有记载的是?五次。
加上战乱和饥荒影响,全国的人口从原来的五千多万变成最后的五百多万!
徐清麦怀疑,瘟疫和饥荒在这里的作用是?大于战乱的。
“十室九空”,她当时看?着史书上的这个词感受到了彻骨的寒意,因为?这样?的事情很有可能在大唐重?现?。
所以,听到是?天花之后,徐清麦怀着沉甸甸的心情去到了巢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