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荷塘书屋 > 历史直播:从秦始皇开始 > 第71章 天子守国门

第71章 天子守国门

侄儿干出来那些事情,现在还有个拖过来垫背的。

殿内的皇子亲王们相互对视一眼,没再说什么。毕竟,谁都知道迟早要削藩,就算下一任皇帝不削,再后面也必定要削,他们也不是没有心理准备。只不过大家求的就是一个体面,一个平稳,这就够了。

谁能想到还能有建文那种不当人的做法?老四好歹是兄弟,也有点信誉。

朱元璋没有管这群儿子们底下的暗流汹涌,而是开口问朱棣:“你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办法,就是削掉藩王后,让皇帝亲自守边?”这话一出,所有人也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别的朝代不清楚,他们还不清楚吗?万岁/爹之所以设立了那么多藩王,除了是为了让老朱家子子孙孙都衣食无忧、富贵荣华,另一个原因就是为了让朱家子孙辅助皇帝镇守四方,并同时以防不测。这一点在十三大攘夷塞王身上体现的最为明显,他们拥有藩王中最大的兵权,责任就是镇守边疆,尊王攘夷。朱棣自己也是这十三塞王之一。(有说九大,此处取十三大)

而他自己登基后,必然会削藩,特别是剩下的十二塞王,手段不外乎将兵权削弱、使藩王手中无粮无财只能依靠中央、或者将藩王内迁等等等等。藩王被削弱,边疆的力量也会随之衰弱,那么如何保证边防力量,不至于重蹈宋朝旧事?

朱棣的迁都显然是对此的回答。

朱棣沉默,朱元璋也没有催促,半晌后他缓缓回答:“儿子不清楚那个自己是怎么做的,但这应当是儿子想出来的最好的办法。”

其他朝代并不清楚明朝初年的具体政策情况,都在等待神迹接下来的内容。

【明初,太祖朱元璋虽然打败了元朝,建立了统一的汉人政权,但元人北归,屡谋兴复。残余的北元势力在岭北行省,仍很活跃,时常南下侵扰,对明朝构成严重威胁。

对此一方面为了保证明朝的北方安宁,一方面为保大明基业万年永续,朱元璋总结西周以来的历代统治经验,施行郡县制与分封制相结合的统治体制,即设立官府管理百姓,分封藩王拱卫朝廷。

同时,效仿春秋战国诸雄侵夺夷狄土地,尊崇周室天子的做法,实行“诸王靖边”的策略,这样游牧民族就无法击破像秦、晋、赵、齐、燕这样的前线尊王攘夷诸侯来实现对中原的征服。

相反,岭北行省的游牧民族反而要时刻面对来自诸侯侵夺牧场领地的威胁。

他总共设立了十三个塞王(最初九位,后加至十三位),并推动塞王和北部卫所游牧化,以养出最好的战马和牛羊。

而塞王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限定室友(1v2) 他的视线(西幻1v1) 今天美人师尊哭了吗 完蛋!被困在百合黄游出不去了 万国之国 二白吖新书乔秘书求婚失败原来总裁不爱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