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荷塘书屋 > 历史直播:从秦始皇开始 > 第67章 登基为帝,年号永乐

第67章 登基为帝,年号永乐

子?

朱标虽然仁厚,也不赞同杀掉太多人,但对于朱棣这种清理政敌的行为也不觉得有太大问题,只是觉得朱棣可能有些过急,没有做好工作,导致后世对他的行为产生了种种猜测和臆造。

明朝,永乐十六年。

朱棣坐直了身子,冷笑出声:“造谣俺杀了那方孝孺十族?看来这儒家子弟、江南文人对俺不满的很啊!俺就算真杀了他十族,有什么必要不往史书上写吗?”他已经认定了是儒生搞出来的结果,不然还能有谁?到时候,自己的好侄儿就是那仁善圣君,自己就是那心狠手辣还悖逆苍天的暴君了!因为朕不符合他们的想法、不受他们影响吗?

“还是杀的少了!”朱棣下了定论,不然他爹杀了那么多人,怎么就跑来造他的谣呢?

其他朝代的皇帝们也基本反应相同,对他们来说,杀掉八百多个人算的了什么?更别说是朱棣这种情况了。他们更感兴趣的,还是这个说法怎么形成、并广为流传的,这才是关键!

【其实这种说法的形成主要是因为有一定合理性,又有需求。

首先是合理性。

对于普通老百姓和底层儒生而言,一下子被杀了八百多人,还是十分震撼的,而这八百人是方孝孺的十族,似乎也能说得过去。

另一方面,这个说法初次出现是和因果报应结合在一起的,而社会上是很喜欢各种因果报应的故事的,人们一听,哎呀,更合理了!尤其是这故事还涉及到普通人最感兴趣的高高在上的皇室的秘闻,这也让人们更乐意听和传播这一说法。】

明朝,洪武年。

还年轻的朱棣脾气更外显,他几乎要破口大骂:“这关我什么事儿?市井闲人喜欢听故事,就得用我编故事?”

朱元璋也不高兴,他也不喜欢皇家自己的事情被皇家之外的所有人编排,尤其是这种明显不符合事实、会对大明皇室名声产生负面影响的内容。他本就多疑,现在心中对儒生、江南文人的怀疑更是不断上涨。

【接着是需求。

这里主要人员就不是市井百姓,而是儒家士大夫们。

一方面,在他们心里,方孝孺就是很冤,不管朱棣到底杀了多少人,他把方孝孺杀了就是不对的。方孝孺的行为在他们眼里那就是完美符合儒家的“忠义”,又符合他们理想中的面对皇权也要维护正义的形象。他们自然要为方孝孺说话。随着士大夫政治的兴起,方孝孺逐渐被平反,反过来又把方孝孺的故事变得更加丰富。

另一方面,是政治需要。士大夫们将方孝孺作为旗帜,进行政治宣传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限定室友(1v2) 他的视线(西幻1v1) 今天美人师尊哭了吗 完蛋!被困在百合黄游出不去了 万国之国 二白吖新书乔秘书求婚失败原来总裁不爱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