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到了一个宝贵的名额。”
刘之野言下之意,就是帮他们两家的孩子运作当兵可以。
但是,他不敢保证闫解旷、刘光天几个能分配去那里当兵,很有可能会比上山下乡更苦,也更加的危险。
就这,能去参军入伍也是不容易的。
这两年,全国的参军热空前高涨。作为一名去农村插队的应征青年,要想实现参军的梦想,已并非易事。
迈过这个门坎,要过好三关,这时的服役年龄是18一22岁,在此年龄段的被称为适龄青年,都可报名参军。
但要报上名可就不那么容易了。
因为这个年龄段正是建国初期出生的多孩时期,报名名额有限,适龄的多而应征的少。
以刘家庄地区为例,全地区将近四万本地人,今年才走了一百来个兵,而适龄青年起码有两千多人,二十挑一,难。
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在各个方面都有明显优势,才能报得上名,可以说是优中选优。
报上名后,便可参加体检了,这叫“验兵”。
参加人数大概是应征数的两倍以上,都是看上去比较健壮的小伙子。
因为这是个硬指标,如哪个村选不好,到时验不上,名额就会被别的村占去,自己就会显得很难堪。
参加体检要过两次测试,一是目测,人员全部在公社大院里集合排队,走队列、跑步,如果在身高、姿势等不对的,便会被当场拽出来。
二是实测,在当地卫生院,按照要求科目逐项检查,没有问题了,还要到上级医院再透视一次。
最后经过两次测试,都没有问题的,可以说是强中之强了。
再就是政审了,以家庭出身、社会关系和现实表现为主,由公社专门组织人员,进行内查外调,搞清楚了符合条件了,才能过关。
政审内容,直系关系要上查三代(本人、父母亲、祖父母亲);旁系要查三亲(姑、舅、姨)。
这些调查结果,都统一填表留档,作为依据。最后能定上的,可以说是纯之又纯了。
连过三关后,便进入了最后的程序,称之为“定兵”。
体检合格并不意味着能够毫无疑虑地成为一名军人。
在这个时候,“定兵”还需要考虑一定的比例,这是一个决定性的环节。
先由征兵部队人员对拟征对像进行家访,然后军地共同确定应征人员。
只有,等接到了正式的“入伍通知书”后,再换发了全套的军装,才算真正的入伍了。
所以说,闫解旷等人能在插队的的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