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荷塘书屋 > 火红年代:隐居四合院当大佬 > 第407章 上山下乡

第407章 上山下乡

。一旦下完雪,气温骤降,各家的火炉子就得添煤烧旺。早先普通人家主要靠捡煤取暖,摇煤球还得钱请人做。

老京城人管这些人叫“摇煤球的”,找到他们后,先讲好加工费多少钱,师傅就掺好黄土,然后便放水开始摇,他们的工具一般是一个摇筐、一个转盆和一把铁锹。他们干脆利落,不一会儿就把煤球做好了。

此外,家家户户还要准备用来挡风的门帘、盖大白菜的破被窝以及小孩挂着的屁股帘,这些被人们戏称为“岁寒三友”。

每到过“小年儿”那会儿,家住在南锣鼓巷的许多人家都会去做“外活”:从绢厂领来半成品的纸灯笼材料,拿回家加工成成品。

每年冬天,三大爷闫埠贵都会号召街坊邻居们们为贴补家用,踊跃去做一些“外活”。

街道们去领完材料回家后就给子女们分配任务,老贾家今年是迫不得已,贾张氏也只好跟着大家伙一起做“外活”。

“槐”是家里的小妹,负责往纸板上抹糨子,她的哥哥和姐姐负责轧条子,做完后交给贾张氏糊灯笼,最后一道工序“穿丝上蜡台”就由棒梗完成。

这一环节中,粘蜡台的要求最高,必须粘平整,不能歪斜,蜡台一旦歪了,就点不着蜡烛了。

结果在全家人的努力下,一个个公鸡、小白兔形状的灯笼就做成了。

棒梗的心情沉重,他缓缓将精心制作好的灯笼置于一旁,凝视片刻后,终于鼓起勇气,声音低沉而犹豫地开口:

“奶奶,我……我不想参与上山下乡了。您老人家能不能帮我想想办法,让我能留在城里?”棒梗的话语中透露出深深的无奈与挣扎,那份初时的热情与冲动,如今已被对未知艰苦生活的恐惧所取代。

贾张氏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心疼与无奈。她何尝不想留住棒梗,但现实却如铁石般坚硬,不容他们祖孙二人轻易改变。

“孩子啊,这事儿哪是咱们说改就能改的。”贾张氏轻叹一声,语气中满是无力感。

她知道,棒梗已经正式报名参加了上山下乡,街道办的通知书也已尘埃落定,明年春暖开之时,便是他踏上征途之日。

此刻的反悔,无异于是徒惹麻烦,给自己找不自在。

然而,面对棒梗那充满期盼的眼神,贾张氏还是忍不住在心中默默盘算,希望能找到一丝转机,哪怕只是微乎其微的希望。

贾张氏能有什么办法,她只好等秦京茹下班回来,与她商量一下,期望想个法子,能留下棒梗。

结果,秦京茹一踏进家门,便毫不客气地对着贾张氏一顿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限定室友(1v2) 他的视线(西幻1v1) 今天美人师尊哭了吗 完蛋!被困在百合黄游出不去了 二白吖新书乔秘书求婚失败原来总裁不爱她 穿越废土世界却觉醒了18禁系统(n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