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不钱的无所谓,主要是让陛下知道,新兴资产阶级,是支持陛下维新,是支持清丈还田减租营庄法的,田里那点收益,真的可有可无了。
“宣人证。”朱翊钧一挥手,开始亲自办案。
十七名人证都是受害者,这里面居然有七名进士,都是在南院考不中监生,到了京师考中了进士,等于说,南京国子监监生比进士还难考!
朱翊钧听完了十七名人证的陈述,平静的问道:“先生,朕听了半天,若是没有丁亥学制,这份名单上所有家族,他们的孩子,都入不得他们这个江南文盟的私塾、学院、国子监,只能弃儒从商,操持贱业?”
“或者更加明确的说,不能通过正常途径,靠科举获得政治站位。”
张居正俯首说道:“以臣看来,此风恐怕不止万历维新,自洪武年间的止投献之风发端,已经两百年了,这份名单,也是存在了两百多年了,只要遵从圣命,就不得入学,此乃反贼行径,陛下,选贡案,宜瓜蔓连坐。”
能让张居正说出瓜蔓连坐这四个字,显然张居正已经非常非常生气了。
瓜蔓连坐,就是彻彻底底的清除流毒,要祸及家人。
不仅仅王崇古一家在名单之上,甚至连宜城侯府、奉国公府、宁远侯府这些新兴武勋也在其中。
也就是李先芳不差钱,得知此事后,心里不平,钻牛角尖,非要搞清楚究竟怎么回事,否则这份名单绝对不会出现在皇帝的面前。
甚至不是因为皇帝降阶郊劳,夏宗尧邀请李先芳去看热闹,李先芳也不会看到大明军容耀天威后,酒后吐真言,告诉夏宗尧有这份名单。
李先芳委屈。
按照他所学的知识,哪怕是旧儒学,乡贤缙绅、势要豪右的阶级属性,就是安土牧民,就是管理好乡民,让乡民们安居乐业,所以才享有赋税、法律上的特权。
按照阶级论的解释,乡贤缙绅,势要豪右,在地方是占据了分配地位的统治阶级,享受了公认的权利,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清丈还田减租营庄,的确伤害了很多人的利益,但陛下给了新的发财的路数,不让坑自己人,可以坑夷人去。
李先芳六岁开始蒙学,读书二十年,二十六岁的他,哪怕是考中了进士,还是觉得委屈,夏宗尧这一劝,李先芳脑子一热,就写了奏疏。
事情,不该是这样的。
“诸位学子安心,此事若是真的,朕会严加处治,安心在京师治学,没人能为难你们。”朱翊钧看过了十七名证人,看着王崇古说道:“王次辅,护他们在京师的安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