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考中了进士的缘故,根据夏宗尧所言,主要还是看到了大明军容,才敢状告此等不法事。”
“赵缇帅,宣他们二人来觐见。”朱翊钧没有犹豫,选择了刨根问底。
夏宗尧和李先芳就在左顺门,沈鲤和高启愚不确定,陛下究竟会不会宣见,就让他们等在宫外,和他们同行的还有另外十七名人证,等在左顺门,就是愿意为这件事做证。
陆树声说年轻人的血是热的,这话说的很对,夏宗尧、李先芳是年轻人,这十七名人证也是年轻人,他们觉得这不公平,但畏惧报复,不敢声张,当有人挑头的时候,他们选择了一起入殿。
“臣等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夏宗尧李先芳二人一进门,立刻就跪,他们有点怕,这件事,他们没有询问家里的意见,就直接做了,不知道会带来何等的影响。
“免礼,起来回话。李先芳,名单何在?”朱翊钧首先询问了书证,南院有‘投献之家’的名单一份,凡是在投献之家之列,不得入南院国子监,这份名单的原件,在李先芳的手中。
“在臣这里。”李在芳从袖子里找出了一卷厚厚的名录,递给了冯保,冯保确定这一卷名录里没有藏匕首后,呈送到了御前。
这份名录第一家就是山西蒲州王氏,就是王崇古一家;其次是松江府孙克弘、孙克毅两兄弟;第三名是山东胶州湾即墨张氏,这家榜上有名的原因是种海带、晒盐场;第四名是广州电白港潘氏,卖铁锅为生。
名录一共有一千三百余家,遍布大明各地,连四川都有,但凡是响应了朝廷号召,减租、还田都在名册之上。
“此名单从何而来?”朱翊钧将名册放在了一旁,这一千三百家,全都是万历维新的受益者,其中三分之一,都已经称得上是势要豪右之家了,居然也被如此对待。
“名单从南院学正刘梦阳手中获得,他收了臣一万银,将此份名录抄录给了臣,臣光是找到他,就了两万银。”李在芳赶忙回答道。
“只要你所言句句属实,你费的银子,朕事后给你报销,若有半分虚假,国法伺候。”朱翊钧许诺,在皇帝面前撒谎,还骗皇帝的钱,什么性质不必多言。
李在芳赶忙说道:“陛下,臣句句属实,此事另有人证十七人,在殿外恭候,臣只是讨个公道,银子,仰万历维新之大势,臣家中略有薄财。”
李家变得这么有钱,得感谢开海,他们家是烧瓷器的,原来也就是个普通乡贤缙绅,万历开海后,他们家瓷窑十五个,匠人三千五百人,赚的钱比过去几百辈子都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