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重地,不但位置紧要,还水草丰美,盛产良马,当年太祖皇帝得河套而得天下,若非先帝丢了河套,我大晟又怎会被蛮夷欺辱至此。”
“没错,我爹定会收复河套,到时大晟必当重现四海升平、威加宇内的盛世。”
燕思空不禁幻想起了书中描述过的大晟的鼎盛时期,百姓安居乐业,夷嫡尽数朝拜,那已是百年前,却令每一个大晟臣民向往不已。
封野高兴得简直不知如何是好,亲了燕思空好几口:“我真恨不能飞到我爹身边,亲自为他庆功。”
燕思空笑道:“陛下定会在京举办盛大的庆功宴,你在这里多敬他几杯酒吧。”
封野感慨道:“不知我这一生,还有没有可能超越我爹。”口气虽是略带遗憾,但那明亮的双眸又透出掩不住的骄傲。
“你还年轻,世事风云变化,未来难料,但无论如何,你会成为靖远王的接班人,继续守护我华夏百姓。”
封野用力点头,目光灼灼。
——
靖远王大破瓦剌的消息很快传遍了京师,举国欢腾,冬日的寒风亦吹不散笼罩于顶的喜悦,京中人人都在议论此事,道听途说的战报一夜间就成了茶楼酒肆里最受瞩目的话题。
昭武帝龙颜大悦,将北原关大捷召告天下,说大晟国运已至,不仅大败瓦剌,且皇太后凤体也有所好转,乃先祖弘德,得上苍庇佑,要在大年夜大宴天下,为此战庆功。
这一年之中,先是平定叛乱,后是削藩成功、使国库丰盈,最后又有靖远王大败瓦剌,此接二连三的天大喜闻,确实令人感到鸿运当空,也难怪昭武帝会豪言“国运已至”。
昭武帝下旨那天,燕思空和封野喝了个酩酊大醉,他们实在是太高兴了。
离年关已不剩几日,满朝文武都在忙于年前的公务,尤以礼部和鸿胪寺最为繁忙,因为他们要准备盛大的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