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攻蔚山,都以失败告终。
当然,加藤清正也在战后因为损失惨重而向丰臣秀吉请示放弃蔚山城。
国战的明军却拖不起。
无法在一个月内攻克岛山城,明军阵营就会被系统判定失败。
李乾头疼的问题是如何帮助明军攻克岛山城,同时还有自己手中兵力不足的问题。
国战无法招兵买马,李乾带来的五千精兵,用一个少一个。
除非有特殊手段补充兵力。
比如青帝就能招降倭军足轻为自己驱使。虽然,足轻是倭军里面的低等兵种,但不乏铁炮足轻这样的精锐。
不仅如此,青帝不知道有什么手段,还能煽动当地的义军为自己作战。
这种特殊手段,有点类似黄巾起义。
青帝能够通过这种特殊手段补充损失的兵力,每次战斗都让收服的倭军以及当地的义军冲在前面。
因此,越到后面,青帝的战功提升越快。
目前青帝已经排名第三,正在追赶排名第二的元帝以及排名第一的李乾。
李乾缺少补充兵力的手段,越到国战后期,损失兵马越多,也就越是后继乏力。
李乾带着杜如晦、徐渭、封常清等谋士,与韦睿、陈庆之两名谋略过人的儒将,冒雨观察岛山城的布防,看看能否找到破绽。
因为明军遭遇大雨,被迫撤退,倭军重新占领三之丸全城。下次明军进攻,又要从三之丸开始攻打。
头疼。
李乾第一次有想要将一座山夷为平地的念头。
天寒地坼,又下着冻雨,明军神机营在攻打城隍堂等据点时动用火炮,导致民宅被大火焚毁,明军没有房屋容身,只能在废墟中扎营,遭遇大雨,士气更是低迷。
明军阵营,处境更是艰难。
徐渭仔细观察倭军布防,陷入沉思:“我观这几日的大战,我方折损不少精兵,但岛山城损失也不小。外围倭寇若是知道岛山城危急,必会全力驰援。与其强攻岛山城,不如……”
杜如晦、封常清、韦睿等人,智力很高,他们虽然只听徐渭讲了一半,但已经明白对方的意思。
护卫在一旁的程咬金急得抓耳挠腮:“你就别卖关子了,若有良策,快快说来。”
军师杜如晦说道:“文长的意思是以岛山城为饵,先破援军。既可缓解外围威胁,又可动摇守军士气,再一举克城。”
“不失为一良策。军师啊,此计胜算如何?”
李乾询问杜如晦胜算。
杜如晦有神级谋士特性“断谋”,可以粗略估计一个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