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笙轻轻地挥了挥衣袖,作别往日的天空。
顾濯没有阻止,任由身前的世界支离破碎,留下一片黑暗。
阵法再一次转动,崭新天光落下,映入两人眼中。
……
……
夜色浓时,雨声满湖。
百余年前的齐国偏居一地,因国力衰弱反而承平日久,久而久之便也民风阴柔。
故而都城当中多是烟之所,其中最负盛名的是月岛湖上的画舫。
少年道主与白南明从那三位刺客手中活下来后,伤势不轻,身后有人追杀。
两人为求安全思索再三,最终得出一个结论,便是要往不寻常的地方去,如此方可避人耳目。
准确地说,是不符合他们身份的地方。
最终他们选定的地方就是青楼。
在当时的两人看来,无忧山的刺客再怎么经验丰富,想必怎么也想不到这种可能。
说是青楼,但道主和白南明又怎会真去那些太过赤裸的地方,毫无钱财烦恼的他们理所当然地往城中最风雅处走去。
然后,问题随之而至。
负责迎客的姑娘,笑吟吟地看着两人,柔声说了句话。
——意思大概是今夜是一场雅宴,入座的都是大有才名的风流才子,两位公子可有学识在身?
顾濯站在远方,看着这幕画面,面色渐渐变得难看了起来。
因为他的记忆尚未糟糕,便还能记得今夜即将发生一个怎样的故事。
余笙望向他说道:“待会儿我有很多学识方面的问题想请教一下师叔您。”
顾濯有种不好的预感,试探问道:“你想请教什么方面?”
余笙莞尔说道:“主要是诗词。”
顾濯沉默片刻后,神情诚恳说道:“诗词不过旁枝末节,修行方为朝天大道,我觉得你没必要着眼于此。”
“是吗?”
余笙笑意嫣然说道:“但我觉得百年前惊鸿一现,于短暂一夜留下无数人间绝句,为其时世人所痴绝,被后辈文人称之为诗仙的那位公子的唯一一次登场,这着实不应该错过吧?”
顾濯不想说话。
这是某人人生当中最不愿回望的一段过往……之一,或者说是一切的开始。
奈何现在决定权不再那位某人手上。
余笙正笑意盈盈。
……
……
面对那位知客姑娘的要求,白南明沉默良久。
然后她问道:“修行的知识也算学识吧?”
知客姑娘笑而不语,意思十分清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